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回到上海後,何志彬和楚如白就開始動筆寫這次的荊山之行所見所感。他們倆人做了分工,楚如白負責對這次的“荊山之行”做一個總結,算是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用來提交給院裡,而何志彬則負責完成《浦江經濟報》湯小米的約稿。
整整一週的時間,兩個人除了上課就是窩在宿舍裡,葉琳瑤則負責幫他們從食堂買回飯菜,她與何志彬見面的時間也就只有何志彬下樓向她取東西的時間,那段時間,葉琳瑤即開心又失落。開心的是何志彬對事情的專注,這是一個好男人身上最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葉琳瑤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失落的是何志彬陪自己的時間太少,總讓她覺得一種孤獨感不斷襲向自己。當然,最終她還是戰勝了那種失落感,讓自己始終保持著開心的狀態,她想等何志彬完成那篇《荊山文明的保護與經濟利用》的調查報告,讓他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
《荊山文明的保護與經濟利用》的寫作十分順利,雖然是利用課餘的時間,但是何志彬因為在南漳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資料整理完備,寫作時這些資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減少了查閱資料的時間。這篇報告在《浦江經濟報》用了整版的篇幅刊載,圖文並茂。湯小米把何志彬在荊山拍的照片精挑細選了一番,進行了細緻地排版,對整個荊山山脈也做了知識普及,內容變得很有看頭,造成了很大的轟動。
在此之前,《浦江經濟報》的觸角一直都在華東江浙滬一帶,這是首次把目光投向內陸山區,而且是從山區文明、山區經濟著手,無論是從報告的立意到題材的選擇,都重新整理了《浦江經濟報》在讀者心目中原有的印象,何志彬的名字也首次以實習記者的身份出現在報紙上,這是他在滬上新聞界首次嶄露頭角,也是新聞從業的開端。
因為這篇報告,《浦江經濟報》付給了何志彬一筆稿酬,他悉數寄給了父親,委託父親把這筆錢分別捐給了此次荊山之行去過的每一所學校。
楚如白也不差,他的社會調查報告做的很棒,也是獲得了院裡的表揚,只是視角及立意上沒有何志彬的新穎,寫作技巧上也稍遜了一些,楚如白為此很不服氣,當即與何志彬約定來年的社會調查再一訣高低。
新學年一開始,何志彬發現了一件事,楚如白經濟上變得很拮据,這件事他覺得比較敏感,也不知道怎麼問,只能在楚如白向自己開口時儘量在能力範圍內滿足他,但是內心裡還是掩飾不住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心。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葉琳瑤,葉琳瑤的意思是怕楚如白沾染了什麼不好的習慣,又或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