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李德裕復相
隨著陳王李成美和安王李溶等人的被殺,在朝廷中擔任宰相的牛黨成員楊嗣復、李珏以及與牛黨關係關係密切的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稜等人全都失勢,朝廷內取而代之,掌握朝政的是李黨領袖李德裕。
開成五年(840年)九月,李瀍將在淮南任上的李德裕召回朝廷,先是任命其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又兼門下侍郎,由此開始了李德裕獨掌宰相大權的時期。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李德裕54歲,當年他的父親李吉甫出任淮南節度使時是51歲,後來應召入朝擔任宰相也是54歲,被朝野視為奇異之事。
事實上,李瀍重新起用李德裕擔任宰相,並不完全是因為李德裕具有真才實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牛黨不擁立自己的政治原因。儘管如此,由於李德裕後來一系列出色的表現,例如,平定澤潞之亂、北征回鶻、會昌廢佛等,使得他在李瀍在位時期一直身居宰相職位而沒有變化。
對於重新回到朝廷的李德裕而言,現在自己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這個機會實在很難得,他利用李瀍對他的信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掉長期讓他如芒在背卻始終未得妥善解決的心病,那就是設法刪減《憲宗實錄》中關於他父親李吉甫的一些有礙名譽聲望的記錄。
李吉甫當年因為主張對藩鎮採取用兵之策,而深受憲宗李純的賞識,無論在朝廷中,還是出鎮地方,都有很多建樹,當然他也得罪過很多人,尤其是元和三年(808年)發生的貶謫制科考官和對牛僧孺、李宗閔等人長期壓制不用,進而導致朝野輿論的批評。
記載憲宗李純一生史事的《憲宗實錄》一共四十卷,是路隨等人監修,沈傳師等人修撰的,在大和四年(830年)三月修成。
由於唐朝中期以後,朝廷鬥爭日趨激烈和複雜,其中對史館中各類歷史文獻的修撰工作也產生很多影響。秉筆直書,善惡如實記錄似乎已經大成問題,而且在實錄修成之後,出於某種政治需要而一再進行刪減塗改,進而失去了歷史記錄的嚴肅性和可信程度。
當時《憲宗實錄》修成後的遭遇即是如此,文宗李昂在位時曾經下令修改其中順宗李誦在位時期的某些記錄,但遭到了路隨的反對。不過路隨雖然上疏指出修改實錄記載的種種不妥之處,但是文宗李昂並沒有接受,依然下詔進行修改。於是在大和七年(833年),路隨將經過修改的《憲宗實錄》和新修撰的《穆宗實錄》二十卷一起進獻文宗李昂。
而李德裕復相後想要修改的《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