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譯後記 奧茲與他的以色列基布茲世界 (第2/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些從事基布茲題材創作的以色列作家幾乎不約而同地探討為何一度生機勃勃的共同體逐漸萎縮。

<h3>基布茲之於奧茲</h3>

奧茲雖然在20世紀30年代出生在耶路撒冷,但十二歲那年其母自殺,一年後父親再婚,十四歲的他決定離家前去胡爾達基布茲(Kibbutz Hulda),並把姓氏從克勞斯納改為奧茲,表明同以父親家族為代表的耶路撒冷舊世界斷絕關係。基布茲對於塑造奧茲的個人身份乃至以色列人的集體身份,對於成就作家奧茲及其作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布茲不僅送奧茲前去希伯來大學攻讀哲學與文學,而且賦予他創作靈感,啟迪他逐漸步入文學殿堂。他的早期作品,如短篇小說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長篇小說《何去何從》(1966)、《沙海無瀾》(1982)均以基布茲生活為背景;其晚年代表作《愛與黑暗的故事》(2002)又以大量篇幅展現了基布茲的微觀世界。

<h3>《朋友之間》與時下的基布茲</h3>

即使在年逾古稀之際,在離開基布茲二十六年之後的2012年,奧茲仍對基布茲念念不忘,創造了反映基布茲人心路歷程的短篇小說集《朋友之間》,算是對基布茲生活的又一次迴歸。收入小說集的八個短篇均以虛構的耶克哈特基布茲為背景,既可獨立成篇,又可視為一個整體,反映出20世紀50年代以色列基布茲(與中國的人民公社幾乎同期)生活的諸多層面。

第一個短篇小說《挪威國王》中的主人公普羅維佐爾是個園丁,素有“災難天使”之稱,熱衷於在第一時間向基布茲傳播各種壞訊息,如火災、地震、洪水暴發等災難性事件。他雖然不拒絕與丈夫在加沙喪生、深受基布茲尊重的教育工作者露娜約見,談天說地,但拒絕與包括露娜在內的任何人發生肢體接觸。當露娜觸犯這一禁忌後,他不再與之見面,導致後者一度放任自己,最後離開了基布茲。普羅維佐爾禁止別人觸碰的行為貌似個人癖好,實際上反映出現代人內心的孤獨情境。

孤獨以各種形式瀰漫在集子中的每部作品中。《兩個女人》中的奧絲娜特獨自在洗衣房工作,“她整天開著收音機,藉此平息孤獨的心境”。原因在於,曾經的丈夫布阿茲紅杏出牆,一度鍾情於另一個離了婚的基布茲女子阿麗埃拉,並與之同居。但二人之間亦有隔膜,於是兩個女人便開始了書信往來,討論傷害她們的同一個男人。標題小說《朋友之間》中的十七歲少女埃德娜的母親和兄長均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意外穿越為深淵意志,向諸界開戰 全球絕地 你濃我濃逍遙遊 正道劍仙是反派 全家不仁!她抄了滿門嫁權臣 彪悍屠戶女,嬌養讀書郎 聽說權相想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