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卷六 (第3/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葬者亦有石志,但不如今代貴賤通為之耳。

碑碣墓前碑碣,未詳所起。按《儀禮》。廟中有碑,所以系牲,並視日景。《禮記》:"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天子諸侯葬時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貫繂索,懸棺而下,取其安審,事畢因閉壙中。臣子或書君父勳伐於碑上,後又立之於隧口,故謂之神道,言神靈之道也。古碑上往往有孔,是貫繂索之象。前漢碑甚少,後漢碑蔡邕、崔瑗之徒多為人立碑。魏晉之後,其流浸盛。碣亦碑之類也。《周禮》:"凡金玉錫石,楬而璽之。"注云:"楬,如今題署物。"《漢書》雲:"庵寺前,揭著其姓名。"注:"名揭,找也。"揭杙於庵處,而書死者之姓名,楬音揭。然則物有標榜皆謂之揭。郭景純《江賦》雲:"峨嵋為泉陽之揭,玉壘作東別之標。"是也。其字本從木從曷,以石為墓碣,因變為碣。《說文》雲:"碣,特立石也。"據此,則從木從石,兩體皆通。隋氏制五品已上立碑,螭首龜趺,趺上不得過四尺,裁在長禮。今近代碑稍眾,有力之家多輦金帛以祈作者,罹人子罔極之心,順情虛飭,遂成風俗。蔡邕雲:"吾為人作碑多矣,惟有道無愧詞。"隋文帝子齊王攸薨,僚佐請立碑。帝曰:"欲求名,一卷史書足矣。若不能,徒為後人作鎮石耳。"誠哉是言也。

羊虎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飭墳壟,如生前之像儀衛耳。國朝因山為陵,太宗葬九騣,山門前亦立石馬。陵後司馬門內,又有蕃酋曾侍軒禁者一十四人石象,皆刻其官名。後漢太尉楊震葬日,有大鳥之祥,因立石鳥像於墓。《風俗通》雲:"《周禮》方相氏,葬日,入壙驅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腦。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於側,而罔象畏虎與柏,故墓前立虎與柏。"或說秦穆公時,陳舍人掘地得物若羊,將獻之,道逢二童子,謂曰:"此名謂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腦。若殺之,以柏束兩枝捶其首。"由是墓側皆樹柏。此上兩說各異,未詳孰是。按《禮經》雲:"天子墳高三雉,諸侯半之。大夫八尺,士四尺。天子樹松,諸侯樹柏。大夫樹楊,士樹榆。"《說文》雲:"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榆,士楊。"按《禮經》:"古之葬者,不封不樹,後代封墓,而又樹之。"《左傳》雲:"爾墓之木拱矣。"又曰:"樹吾墓檀。"仲尼卒,弟子各自他方持其異木,樹之於墓。蓋殷周已來,墓樹有尊卑之制,不必專以罔象之故也。《風俗通》又云:"汝南彭氏,墓頭立石人石獸,田家老母到市買數斤餌,暑熱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命世子爺 尋龍破天 視窗 南方紀事 死亡QQ號 青梅難哄,木頭將軍哭唧唧求複合 精靈,我真的是一個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