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有直接附著到碳鏈網上。
這幾天他們已經發現了這種碳鏈結構對於能量有高於其他物質的束縛力,不論是地球上可以存在的普通碳鏈網,還是實驗是剛剛製造出來的兩種都具備這種特性,而且原子間隙越密的碳鏈網就這項能力就越優秀。另一方面不論是氣體暉還是粒子暇對能量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性,所以,劉技堅信這三者組成的這種結構一定可以形成一種對能量有極好的束縛力的材料。
陳彪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代狂飆的定型交由生產部那邊去做批次去了。在這個版本的的狂飆中,採用能量發動機供能,在太空中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倍光速,爆炸的威力主要是根據鑽物質的裝填量來決定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彪還設計了一套自動填充裝置,只需要將粉狀的鑽物質加註到他的儲存艙中,就可以透過管道直接將鑽加註到狂飆的爆炸反應艙中,加註的量也是可以由決策者在發射前決定的。這些裝置的設計圖全部都給了生產部那邊,由於結構比較簡單所以也沒有花掉他太多的時間。這會兒他正興致沖沖的看著劉技讓人給他送來的材料,雖然不是很多,但是用來驗證一些東西還是夠了。
奧德威和陳江這邊拿到了狂飆和自動填充裝備的外形引數,開始了武器系統的改造升級之路。奧德威的方案是直接在原來的武器系統上直接安裝上一套垂直髮射系統,這樣就可以攜帶最多的武器,把空間最大化的用起來,陳江卻覺得這種在宇宙中遇到的威脅可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如果把全部的武器都放在頂部,而且都採用同樣的發射方式不利於作戰和防護,所以他的方案是將主武器所在的空間做成四個方向加垂直的發射架,這樣雖然做不到空間最大利用率,攜帶的彈藥也將少好多,但是卻能擁有最快的反應速度。兩人在多次對星火號出發之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威脅進行了討論,最終還是決定使用陳江的方案。
就這樣在原本的主武器的位置被設計了一個面對四個方向都有發射孔位,正頂上還有一個空位的發射陣,內部空間中也是分成9個等分割槽域,前後各有三個區域,左右各一個,中間一個為垂直。由於受到船體結構的限制,四周的每一個區域只能安裝4行8列共32發狂飆,頂部一個區域就可以放置64發,這樣一來在整個主武器區域就可以放置320枚狂飆了。為了兼顧飛船底部的情況,他們還在以前四個方位的放副炮的地方準備了半外掛行的發射口,每個副炮位置都可以放置4發,所以整艘星火號這樣就可以帶上336發狂飆了。當然,為了能夠有一些備用的,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