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家的,將來的婚事,都是由嫡母做主的,萬一那邊給三妹妹選了一個壞的,三妹妹這輩子,就………”
賈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忽道:“要不要請大臉寶?如果老太太知道咱們私自聚會,不叫上他,老太太那小心眼,可要不高興了?”
林黛玉道:“現在才想起寶玉?會不會太敷衍了?寶玉剛才去梨香園薛姨媽院子,說薛大哥受傷了,要去看看他,今晚就在那裡用飯了!”
…………
今年,適逢太上皇惠宗帝,五十九歲的壽辰,四皇子楚王朱宜禎,獻了一篇歌功頌德的駢文給太上皇,以歌頌、讚美太上皇執掌大雍皇朝二十餘年的功績。
駢文這一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
駢文堆砌辭藻,引用經典,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歷史上流傳千古的駢文,有滕王閣序、離騷、洛神賦等名篇,四皇子楚王上次詩會丟了榜首,此次太上皇的壽辰,楚王聚集手下文人清客,以才子奚世宗為首,眾人集思廣益,合作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駢文出來,太上皇惠宗帝看完之後,龍顏大悅,當即誇獎楚王朱宜禎是眾皇孫之中,文采最出眾,品行最賢良的,此言一出,朝野轟動,一時之間四皇子楚王賢王之名,傳遍京城,讓許多臣子也更加看好楚王的將來,有的臣子,甚至要聯名上書,請求冊封四皇子為太子!
當日,太上皇惠宗帝招皇上去了養心殿,給康元帝看了四皇子楚王獻的駢文,此文從登基開始寫,吹噓惠宗帝是一位明智而開明的君主,治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大雍,實行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眾穩定的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打擊朝廷貪汙腐敗、加強大雍律法制度等。這些政策有效地緩解了地方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惠宗帝執掌大雍天下幾十年,一直到禪讓帝位,盡是溢美之詞,極盡諂媚之言,康元帝一邊閱讀駢文,一邊心中暗罵逆子太無恥了,不當人子。
太上皇直截了當的問康元帝對自己執掌大雍幾十年,可有不滿?
康元帝只能違心的回答,衷心欽佩父皇的不朽功績。太上皇冷哼一聲,既然你也認同寡人治理大雍是好的,於國於民是有功績的,那你現在為何還要想要修改國策,準備讓戶部重新丈量土地,按田畝來納稅?
康元帝登時無言,太上皇繼續決斷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