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48章 啟航
達到第五階段後,希望號將保持大約1.27rmp的轉速運輸轉動下去,然後踏上星途。
人類雖然在木衛四上生活了數十年,但相比於地球,那是差遠了。要知道,人類不管是生理構造還是細胞記憶,又或是成長過程、基因資訊,全都是為了適應地球環境而演化的。
從第一個單細胞動物的但是至此,都有四十多億年了。
所以說不論是什麼時候,地球的重力環境都是最適合人類的。
正因如此,新政府才決定,希望號飛船的最終模擬重力被定與地球環境相仿的數值上。
而1.27rmp這個轉速,又避免了人類受到科里奧利效應的不利影響,可以說希望號飛船在設計上都達到了預期。
一個多月時間很快過去,在此期間,飛船的轉速一階一階的慢慢提升,人們也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適應,再次找回了地球重力環境的感覺。
其實如果算上冬眠時間的話,按理說大部分人都已經在木衛四上環境下生活了幾十年,沒有可能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重新適應地球重力環境。
但由於太空開發的需要,早在災難發生之前,人類就有一些相關藥物輔助這個適應過程了。
當人體適應了微重力環境後,全身的液體將會減少整整一升,並且由於心血管系統不需要克服重力向大腦供血,心肌功能也會逐漸弱化。
想要恢復為地球重力環境,就必須有一個緩慢過程。
“希望號,啟航!目標:羅斯154”
在所有人都適應了飛船環境之後,嶽淵終於下達了盼望了四十多年的命令。
這個目標不是隨便選的,而是在天文學家經過數十年觀測後定下的最佳目的地。
如果按照正常思維,去往距離太遠最近恆星肯定是最好的,但距離最近的比鄰星包括它所屬的半人馬座三合星系統都已經炸了,人類自然沒法去那裡了。
所以科學家們得另選目的地。
經過數十年對木衛四在太空中漂泊的方向、速度,加上超新星爆發後塵埃雲的移動方向,還有對數個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進行對比、擁有行星數量、可能資源分佈等等綜合因素,他們才最終得出的結論,羅斯154。
其實在距離上還有一個更近的恆星,那就是沃爾夫359,它距離太遠僅有7.7光年。本來它是首選目的地的,但由於它所處系統只有兩顆行星,一顆巖質行星一顆氣態行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