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隱隱顯露出些許驚奇、忌憚的神色。
胤禟和胤俄倒是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思,表現得也更加直白些,正擠眉弄眼表情精怪,就像看西洋景兒似的新鮮得很。
“素日裡咱們老鄉地裡都種些什麼啊?”
“種的最多的就是小麥,再有就是蜀黍、慄米這些東西。”
胤禛又問:“畝產大致如何?”
“遇上好年景,最好最肥的地一畝能收上來三石上下的小麥,次一些的兩石差不離,最差的一石都勉強呢。
遇上老天爺不賞臉的時候就另說了,一粒兒都收不上來也不是什麼稀罕事。”說到這兒,老頭兒已是止不住長吁短嘆起來。
這就是做農民的無奈之處,很多時候辛勤勞作也未必有收穫,而是一切全憑老天做主,是死是活看的都是老天爺的臉色。
對數字極為敏感的胤禟快速在心裡算了一筆賬,張嘴就道:“按這個產量來說,一家幾口靠著幾畝地好歹吃飽喝足不是問題吧?怎麼爺瞧著你們村裡人還吃得那樣摳搜呢?”
那老頭兒聽聞此言神情就更無奈了,解釋道:“咱們種的地大多是租來的,每年的收成得先交上去一半當租子,再接著還要往朝廷交兩鬥,餘下才是進自家口袋的呢。”
“租子竟這樣多?”
眾人無不震驚。
“嗐,這樣勉強還能管管一家人的肚子,若不租地種,日子就更沒法兒過咯。”
無可奈何的苦笑叫人瞧著實在不是個滋味兒。
胤俄卻十分不解,“那又為何不自己買地呢?即便貴一些,一家子想想法子湊一湊,能買一點是一點,怎麼也好過這樣租地過活吧?”
老頭兒卻笑笑,不說話了。
胤禩搖搖頭,“上哪兒買?你當這些地都在誰的手裡捏著?”
胤俄並不瞭解坊間普通百姓的一切,但卻熟讀歷史,略一思索便明白了。
自君權專制以來,歷朝歷代絕大多數時候,全國各地偌大的土地所有權幾乎都牢牢掌控在最上層那一小部分人的手裡。
鄉紳、富豪、權貴、世家……真正落在百姓自己手裡的少之又少,辛辛苦苦伺候一輩子的土地,到頭來也只不過養肥了最上層的那些人,自己卻始終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
而大清入關之後,對於前朝末期的土地政策又有了改動。
皇太極甫一駕崩,一躍榮升攝政王的多爾袞便釋出了一條“圈地令”。
即近京各州縣漢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