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值得注意的是和田延次郎在談話中提到的日本總領事館的動向。他氣憤地說這是“不可理解的態度”。日本總領事館曾向輪船公司施加最大壓力,禁止把棺材運回日本。和田本人也受到領事館工作人員的勸阻,當他質問時,領事館人員並沒說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至少在金玉均被暗殺一案的處置上,許多人推測,李鴻章同日本的井上馨可能有某種默契,彼此心照不宣。這是有一定根據的。不過,雙方的觀點和想法並不一致。
李鴻章是為了強調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為了向朝鮮政府施加影響,要用事實顯示一下力量。如果金玉均的遺體被送往日本,人們就會說:“你瞧,清政府總說朝鮮是它的屬國,可屬國的叛逆在中國的土地上被暗殺了,反倒把遺體引渡給日本,太軟弱無能了。”那樣的話,中國的威望免不了要降低。所以,無論如何要滿足朝鮮的請求,把遺體送回朝鮮。
而日本方面,井上馨也許比李鴻章棋高一著。他從各種情報得知,日本的軍備確實超過中國了。由於修建萬壽山,中國海軍的預算大部分被挪用,近十年來停滯不前。與之相反,日本在這十年中增強了軍備。
福澤諭吉的脫亞論設想:日本脫離亞洲,成為列強之一,同列強肩並肩地在亞洲擴張利權。這種想法,已浸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
在“甲申政變”中,我們不得不含淚而退,而今,一定要討還這筆債!——對外強硬的論調高漲起來,準備進行一次以中國為物件的戰爭。日本所等待的,只是戰爭的“時機”。更具體地說,對華戰爭就是同中國爭奪在朝鮮的霸權,把朝鮮划進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日本已經實行了國民皆兵制,從一切階層中徵兵。眼下需要的是鼓舞士氣。把金玉均的遺體鄭重地弄回日本,對於煽起敵愾之心很不適宜。
金玉均是日本的負擔,一直遭到冷遇,日本巴不得他死去,只是在日本被殺,外交上不好交代。對於中國來說,他是以親清為國策的朝鮮現政府的叛逆,是該殺之人。儘管日本政府對他冷淡,但在民間卻頗受歡迎,人們把他當親日派對待。中國唯恐金玉均有朝一日組織起親日內閣,因而也盼望他死掉。
不論剷除金玉均,抑或處理遺體,中、日兩國都是同床異夢。年輕的和田延次郎當然不可能明白這“同床”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