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拜見義父!”
周家老宅內燈火通明,鐵血少年團三十多個孩子有序列隊,抱拳單膝下跪,語氣鏗鏘有力。
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尊敬。
是眼前這個男人,給了自己活路,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當自己孤苦無依,餓得兩眼冒星星時,是義父讓自己吃上了肉食,住著風雨不侵的大房子!
這些孩子知道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於是,他們努力地學習,無論是識字還是習武,都表現出讓人驚歎的毅力和才智。
“都起來吧!”
周鑑雙手虛扶,露出慈父般的笑容。
在明朝,上至皇帝、文武官員以及宦官,下至平民百姓,皆流行收養義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起兵初期收蓄義子,多至二十餘人,用以為將,執掌諸軍。
其義子中比較著名的有沐英、李文忠等。
上行下效,收義子成了大明傳統,輻射到各個階層。
不僅軍中如此,官場亦如此,以及士紳地主階層。
因朝廷規定不許蓄奴,許多地主老財主幹脆以認義子的名義蓄養家奴。
說白了,就是以道德軟性的人倫關係來繫結利益。
父子關係可比奴僕契約更有約束力。
若是義子中有人出息了,他頭頂上一輩子都有個爹!
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的義父郭子興。
他一個小小的地方軍閥,手中的人馬不過幾千人。
就是因為收朱元璋為義子,才得以名傳歷史。
後世一些不瞭解歷史的人,甚至會以為朱元璋完全靠義父才推翻元廷,當了皇帝的。
殊不知,朱元璋的人馬,皆是自己一手拉起來的。
郭子興的作用,十分有限。
周鑑收養義子,不必擔心被人知曉。
當初他甚至大張旗鼓的收養,還邀請大興知縣前來慰問。
若是姐夫皇帝知道了,只會誇他開竅了,居然還會做好事?
畢竟周鑑並未掌軍,只是個喜歡往來賭場和青樓的勳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