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12 塞繆爾·德拉尼小傳 rfile: auel r deny (第2/11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煙鏽蝕著天空,將軍心想,港口上方的天空彷彿彩色電視機被調到了一個沒有訊號的頻道。”(《神經漫遊者》姚向輝譯本的開篇第一句是:“港口上空的天色猶如空白電視螢幕。”)德拉尼的開篇如此,非常適合一本工業紀元的小說,而《神經漫遊者》則是數字時代的先行者。同樣,對賽博朋克的核心前提——人與機器的互動關係,德拉尼在其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創作的小說《新星》(Nova)中也有清晰的描繪。威廉·吉布森曾經聲稱:“德拉尼21歲時寫的書,也是我十五歲時最喜歡的書。”他的《神經漫遊者》起初叫作《終止》,這是《新星》一書裡用到的一個片語。

2013年,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終於授予德拉尼“大師”的稱號。今年77歲的德拉尼於2015年從教學崗位退休。如果他對近年來的寫作比四五十年創作的科幻作品更有感情,那一點兒也不讓人吃驚。實際上,當別人問起他的科幻作品時,他的態度算是相當友善了。不過,人們還是會察覺到,他有時候真希望別人不要再問了,於是我們也因為重新挑起這個話題而感到一絲慚愧。

我們曾問過德拉尼:“你剛開始寫作時說過‘科幻小說,或者說這個世界本身,不是那樣的,而是這樣的’。這話是對誰說的?”

“我剛開始寫作《艾普特的寶石》(The Jeweles of Aptor)和《高塔坍塌》(The Fall of the Tower)時,”德拉尼告訴我們,“對創造一個不同於真實世界的世界根本沒有興趣。說我對如何在每本書裡創造出我的世界感興趣,這話就好像世界觀真是一回事兒似的。只不過有很多東西我沒有寫進《艾普特的寶石》和《高塔坍塌》裡,去強調它與真實世界的相似性罷了。”

實際上,《艾普特的寶石》這部德拉尼於1962年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起初只不過是他寫來取悅他的新婚妻子瑪麗琳·哈克(Marilyn Hacker)的。哈克是他從布朗克斯科技中學時起的好友,後來成為一位獲得過“國家圖書獎”的詩人。由於早在“拉夫英訴維吉尼亞州案”(拉夫英訴維吉尼亞州案是美國民權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媽咪扮醜後,總裁爹地掐腰寵 入贅 每天要花五千萬 逆天屍神 差點沒了蛋 李慕言江南 嬌妻甘為他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