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至此之後,吳蔚每逢望日,朔日的大集,就會到市集上走一遭。
好在此時地裡的農活已無需耕牛,只等著莊稼長成抽穗,靜待秋收了,是以牛車並不難借。
而吳蔚每次都提前幾日沿街詢問,誰家的鐵鍋,或是農具要拿到鐵匠鋪上修理的,她便統一收走幫忙拿到成記鐵匠鋪去,修好的鐵器下次大集時吳蔚再幫忙捎回來,而且是分文不取,拿回來的單子也都蓋了成記鐵匠鋪的印章,補了多少料,要了多少工費,記得清清楚楚,拿回來的鐵器往秤上一擱,分量只多不少。
再加上繡娘那一手十里八村也難尋覓的繡工,但凡誰家遇上個什麼喜事,需要置辦新衣裳,新鋪蓋的,村裡的女人們大都會拿著繡樣去繡娘那裡請教。
吳蔚也會接一些代寫書信的活兒,酬勞往往是一小袋粗糧,或者一筐頂花帶刺的新鮮蔬菜,偶爾也有送肉的。起初吳蔚無論如何也不肯收,耐不住村民們的熱情,便適當收了一些,即便如此也把那些來訪的村民們樂的夠嗆,這價錢可比老秀才那邊的低多了,至於字好不好看的,他們也不太懂。
在這個時代,讀書是一件很費銀子的事兒,清廬縣並不是什麼富庶的縣,張家村的文盲率很高,村裡頭能認字多到可以寫信的,除了老秀才和赴京趕考的張成,那就剩下里正和私塾裡的先生們了,這些人要麼不好勞煩,要麼十分“愛惜墨寶”,可不是輕易能請動的,如今多了一個吳蔚,心地善良又好說話,哪怕拿一筐自家地裡的摘的菜過去她也願意幫忙,村民們自然高興。
漸漸地,吳蔚和繡娘在張家村的人緣直線上升,經常能收到同村人不惜遠路加登山也要送過來的,淳樸的饋贈。
柳一娘子聽說後,徹底放了心,在家裡安心養胎了。
這期間柳家那一家四口倒是來了張家村幾趟,藉著探望一女兒的名頭,兩手空空的來,滿載而歸的走。不過也僅限於此了,每當他們興起要去“探望”繡孃的念頭,要麼被柳一娘子強留到暮色四合沒功夫去,要麼就被張家村的村民們以各種名頭截下。
如此又過了幾個月,柳一娘子的身子越發沉了,不好再見客,張老夫人對此非常重視,親自去找了縣裡最好的穩婆,交了定銀,約了日子,請那穩婆提前幾天住到家裡來,這之後柳家人也就沒再登門。
吳蔚已去過成記鐵匠鋪七八趟,自從留下那一封信後,東方瑞再無音信,也沒有任何命令傳來,吳蔚只當是古代的通訊落後,自是樂得清閒。
這日,吳蔚和繡娘正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