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快更新修真美利堅 !
張誠的感覺是完全沒錯的,每天這麼吃的話,那真是完全綠色天然健康,而且肯定能減肥。
張誠雖然穿過來的時候,是帶了一個大的儲物袋,足有一千立方,但是,裡面是空的。而且這東西,也沒地方去換錢。
早飯後,一家人帶了水趁著清早涼快去地裡割麥子,準確的說是,張誠和父母一起割麥子,弟弟妹妹做些搬運麥子之類的雜活。過了十歲,已經是半個勞動力了。
這個時期,麥子畝產量低的嚇人,五畝地的麥產量還不如後世一畝地高,也就是說,五畝地麥產量不足一千斤。平均每畝麥產量不到兩百斤,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收割搬運的時候省了很多體力。
麥田昨天已經收割過一天,今天早上忙了一會,剩下的一畝多地,也完成了收割。張誠和父母每人背了一百多斤回家晾曬——麥稈重量也很大的。
對現代工業國長大的孩子,沒認為餅、麵條、饅頭等是長在地裡的,就已經不錯了。
回家後,父母也沒閒下來,而是忙著製作乾糧——因未完成麥收後,明天就要出門做麥客了。這是很辛苦的,要帶著乾糧和被子。出門後可沒有鍋能用來做飯的,所以兩個人出門一個月,就要帶上一個月的乾糧和菜——好在鹹菜是不會變質的。乾糧是做的煎餅,也是能長期儲存的。
出門做麥客雖然辛苦,可是家裡五畝地產的不足一千斤麥子,如果磨面的話,大約能出八百斤麵粉,按照每人每天一斤主食的量來看,五口人一家每年的口糧,就需要一千八百斤以上的麵粉。就算加上父母去打短工賺回來的幾百斤麥子,磨了麵粉還是不夠吃的。
而實際上,因為肚子裡沒有油水,這個年代的人普遍吃的多,一斤一個窩頭,一頓吃兩個是正常現象,而且不到中午就餓了。更別提,家裡三個小的都是長身體的年齡,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紀。
所以,縱然每年種麥子,其實家裡是不吃白麵的。種麥子只是因為麥子的價值高一些,一斤麥子至少能換三斤雜糧——玉米粉、紅薯粉之類的,也是農家平時的主食,白麵,過年能吃幾頓白麵就是不錯的家庭了。這個時代,很多地主家也捨不得天天吃白麵這等細糧的。
最後,還有農稅呢,農稅這一塊,三十年代的軍閥政府只收銀元,麥子換成銀元的價格也高一點。
在家裡,看著院子裡曬著的麥子,和抓蛐蛐的妹妹,張誠想的是,怎麼搞錢的問題。
這家裡,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