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章】 新局面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大院君歸國,朝鮮宮廷採取了冷淡的態度。不,在歸國的當日處死了大院君的忠實家臣金春永和李永植,這種態度已超出冷淡,可以說是敵對。然而,民間卻沒有附和宮廷,人們對幽閉異域多年的大院君寄以純樸的同情。如前所述,原來與大院君對立的親日派,甚至在政變後的政府人選中起用了大院君一派的人,就是為了利用民眾對大院君的愛戴之情。

大院君在仁川登岸,宮廷沒有正式迎接,卻受到民眾的夾道歡迎。據《容庵弟子記》記載:

二十五日抵仁川,韓之紳民絡繹來迎,父老多流涕者。仁(仁川)至漢(漢城)七十里,不絕於道。

仁川是首都漢城的出入門戶。當時朝鮮的主要開放港口有仁川、釜山、元山三處,清廷在三港均設“分署”,類似領事館。因為清廷對朝鮮總抱有宗主國意識,所以儘可能避開外交用語,在首都漢城的公使館稱作“公署”。

以袁世凱為首,一行人登陸後,在分署下榻。仁川有日本和英國的領事館,他們分別來清廷分署拜訪。

按照外交禮節,應當回拜,但大院君沒有去,這是出於謹慎。日、英兩國領事祝賀大院君歸國,到訪的是清廷分署,所以需要袁世凱回拜。停泊在仁川海面的英國軍艦上的官員也來拜訪。

“英國軍艦是閔妃特意叫到仁川來的。”心腹們把街頭巷尾的謠傳告訴袁世凱。

“這很可能……”袁世凱點點頭。

釋放閔妃的仇敵,引起了她對清廷的怨恨。她剛剛採取靠近清廷的姿態,同親日派鬥爭,卻捱了當頭一棒,自然對陪同大院君歸來的袁世凱也恨得咬牙切齒。

叫來英艦,是一種示威行動,暗示:朝鮮被清廷拋棄了,但還有英國、日本以及俄國。

親日派在朝鮮國內有牢固的根基。巨頭金玉均雖亡命國外,但餘黨並未銷聲匿跡。而朝鮮同俄國聯絡,也是無可掩飾的事實。穆麟德在背地裡穿針引線,已經是人所共知。朝鮮暗派使節去海參崴,也已被清廷的東北官憲所察知。

朝鮮同英國的交往,一直沒公開。閔妃把英艦叫到仁川來,其意不外是向清廷表示:“不光是俄國和日本,還有……”市井流言,可能是閔妃一黨有意散佈的。

“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袁世凱苦笑了。回拜之前,他往漢城打了電報,毫不含糊地責問為什麼不派人前來迎接。其實,他完全清楚閔妃的心思。

接到電報,朝鮮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