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諸葛亮點頭笑道:“將軍之見,與吾不謀而合,據荊州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再圖中原!既定籌劃,夫復何疑?”
劉琦卻嘆道:“我雖知其勢,卻不得其門。”
諸葛亮道:“將軍何出此言?”
劉琦苦笑道:“但當前局勢,吾與曹操已成水火之勢,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又與孫氏有殺父之仇,東吳虎視眈眈,欲成鼎足之勢,難如登天!”
現在的劉琦,就像拿著標準答案的學生,卻沒有解題過程。
沒有過程的答案,老師只會給零分。
三國局勢,他自然明白應該聯孫抗曹,吞併益州,但現在的情況與劉備大不相同,孫曹都是仇家,他們的首要目標都是荊州。
雖然兩次大勝,但只要與曹軍的戰鬥膠著起來,東吳必定會有所舉動,這才是劉琦最擔心的。
區域性戰場他當然有信心,但整個局勢上,自己還處於被動和劣勢,這時候就需要諸葛亮這樣的人來統籌全域性。
三國時期,有大局戰略眼光的,也就諸葛亮、魯肅、荀彧區區幾人而已。
諸葛亮笑道:“南陽乃荊州門戶,不得不戰,也值得一戰,將軍此舉,其實已成破局之勢!”
劉琦疑惑道:“曹操勢大,若與之相鬥,長此以往,荊州衰微,東吳必會趁虛而入,則大勢已去,何談破局?”
諸葛亮言道:“南陽一戰,將軍名聲大振,一舉收穫人心,以荊州為家,基業已成。只需重創曹軍,則可敲山震虎,威懾孫吳,孫曹心生忌憚,則鼎足之勢可成矣!”
這個道理劉琦自然也懂,要想跟人談判,自己必須先有實力,否則誰會正眼看你?
拳頭硬的一方不一定有理,但只有拳頭硬了,別人才會聽你講理。
劉琦問道:“然則戰事何時結束?”
諸葛亮言道:“曹操領兵來時!”
劉琦茅塞頓開,拍手大笑道:“先生言之有理,唯有讓曹軍元氣大傷,將曹操打怕了,待叫其不敢輕舉妄動,則可從容行事。”
“然也!”諸葛亮點頭道:“曹操勢大,此誠不可與爭鋒,久持必傷,當適可而止!孫權屢攻江夏,名為復仇,實則為吞荊州也,若見事不可為,自會趁虛攻淮南,再伺機結交,江東多豪傑,必有顧全大局者,願化干戈為玉帛。”
“先生一言,如撥雲見日!”劉琦聽得眼睛發亮,“有先生相助,何愁大業不成,漢室不興?”
現在只是迫於形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