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935年5月·金沙江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Q609628.jpg" />
紅三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羅明沒能跟隨中央紅軍走出貴州。
部隊接近雲南邊境的時候,他接到這樣一個通知:留下來堅持地方工作。
那時,中央紅軍正以急促的行軍速度接近縱貫黔西的北盤江。接到這個通知後,羅明意識到,他不能跟隨中央和紅軍到達長征的目的地了。
任何人都知道離開紅軍大部隊意味著什麼。
妻子謝小梅急切地問他:“為什麼不讓我們跟隨隊伍?為什麼不讓我們北上抗日?”
羅明簡單地回答:“這是組織的需要。”
羅明,廣東大埔人,原名羅善培。一九二五年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一九二六年任中共汕頭地委書記。一九二八年任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書記,領導了閩西農民暴動。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五歲的羅明出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在一九三三年博古到達中央蘇區之前,羅明的名聲與職務並不顯赫。而他之所以迅速成為人人皆知的人物,是因為他的一個報告,或者說是因為這個報告中的一種表述。這種表述與毛澤東密切相關,並隨即導致了中央蘇區內部的一場政治風波。
那時,毛澤東正處在政治生涯的低落時期,寧都會議後他被剝奪了軍事指揮權,心情和身體都欠佳的他在老朋友傅連暲的邀請下,來到福建長汀醫院休養。在長汀醫院後山散步的時候,毛澤東碰見了也在散步的羅明,羅明正在這裡養腰傷。高大的毛澤東消瘦得讓羅明很是驚訝,他們走到了一起。在常常一起散步的十幾天裡,羅明從毛澤東那裡得到了什麼教誨無從考證,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足以說明,至少在如何抵制“左”傾路線的影響,如何避免死打硬拼的軍事指揮原則,如何爭取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等問題上,毛澤東說服了走在他身邊的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幹部。
羅明結束休養後召開了福建省委會議,傳達了毛澤東的談話精神,並決定立即去福建的上杭、永定和龍巖地區開展游擊戰爭,以配合中央紅軍的反“圍剿”作戰。幾個月後,經過了游擊戰實踐的羅明寫出了《關於杭、永情形給閩粵贛省委的報告》,報告針對博古和李德現行的戰略戰術提出了不同意見:“積極行動,向外遊擊,打擊敵人的進攻”;靈活機動,“用最大的力量迅速的方法與最短的時間”,攻擊敵人的薄弱之處;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