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章 禮壞樂崩 子產政改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南方崛起的同時,北方在政改。

政改第一人,是子產。

子產是鄭國的政治家,名僑。因為是鄭穆公的孫子,所以叫公孫僑。子產很早就表現出政治天賦。魯襄公八年(前565),他的父親、鄭國司馬子國伐蔡成功,舉國歡天喜地,只有子產不以為然。子產說,一個小國,不修文德而治武功,沒有比這更能招來大禍的了。蔡是楚國的附庸。我們打了蔡國,楚國肯定要來打我們。到時候,我們能不順從楚國嗎?順從了楚國,晉國就會來報復,我們又打得過晉國嗎?晉國和楚國都來伐鄭,我們鄭國能有安寧嗎?

說這話時,子產還很年輕。因此父親痛罵他說:你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麼![16]

然而此事不幸被子產言中,楚國和晉國果然輪番來伐鄭,鄭國也只好輪番與晉楚兩國結盟講和。兩年後,國難未已,家難又起。子產的父親子國和鄭國的執政,在內亂中被亂黨殺死。子產聞訊,不慌不忙地安排好各項工作,然後帶兵平叛。鄭國國人,從此對子產刮目相看。[17]

二十年後,子產在鄭國執政。

子產執政以後,就開始政改,作封洫(讀如恤),作丘賦,鑄刑鼎。封,就是田界;洫,就是水渠。作封洫,大約是重新規劃和分配土地。作丘賦,則可能是改革兵役法,包括改革稅制。因為稅(出錢)和賦(出力),都與土地有關。

這當然會觸犯許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改革之初,國內罵聲一片。作封洫時,有人編了歌謠來罵他:算我的家產好收費,量我的耕地好收稅。誰要能夠殺子產,我就跟他去站隊!作丘賦時,又有人編了歌謠來罵他:老爹變成冤鬼,自己去做蠍尾!此人發號施令,邦國悔無可悔![18]

然而子產不為所動。

子產的說法,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就是說,只要對邦國有利,個人的生死是可以置之度外的。[19]

因此,子產也不鉗制言論。當時,鄭國人喜歡在晚上到學校裡去聚會,因為春秋時期的學校同時也是俱樂部。國人聚在一起,說三道四,難免議論朝政。於是有人便建議子產把學校關了。子產說,為什麼要關閉呢?讓他們議論好了。他們擁護的,我就大力推行;他們反對的,我就適當修改。利用公權力,當然可以不準大家說話。但那樣做,有好處嗎?[20]

事實上子產的改革,很快就收到了功效,老百姓也嚐到了甜頭。這個時候,又有人編了歌謠來誇他:我的子弟,子產教誨;我的糧產,子產加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春遲早晴[先婚] 火影:我的寫輪眼能鑲嵌無限寶石 柳念慈 農家喜事:潑皮相公太撩人 萌妻來襲:老公,抱一抱 重回九零高考後 回檔人生-妻子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