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自己的香火傳人,將那一身‘傳子不傳女’的奇術盡數相傳不說,現在又要在生前便讓其繼承家業。
可惜對於從小就豐衣足食,不太有金錢觀念的張木子來說,平日裡小裡小氣在鄉下生活;
對股票、證券等新式理財產品統統不懂,還和古時候的財主一樣,有點錢便買地耕種,而且因為圓臺島地少人稠,土地昂貴,還把地產買在‘韓朝半島’荒僻之處的外公,雖然是天宮鎮上有名望的人物,身家卻實在不那麼值得期待。
一愣之後他笑著說道:“佃戶,現在還有這種稱呼嗎,媽,你是讓我去上大學還是去當地主啊,剛才你不是還不願意別人叫我‘田僑仔’的嗎。”
“先別管這些,那麼說你願意去‘韓朝’上大學了?”李香芝頗為驚喜的問道。
“韓朝半島雖然冬天很冷,夏天很熱,不像海島氣候那麼舒服,而且據說人很古板,很多規矩,一定不像去米歐留學那麼有趣,但我知道你和爸爸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好,所以我願意去。”張木子認真的說道,只這一句話就讓李香芝再次流下淚來。
父母對子女的要求就是這樣簡單無比,他們嘔心瀝血的付出一切,所求不過就是兒女的一聲,‘願意’而已。
而正是有了這樣的父母庇護,張木子因為捲入‘失蹤大案’所遇到的麻煩被減到了最低,律師以其還未年滿二十歲,沒有成年並且身體不適,精神受到很大創傷為由,甚至限制了警方詢問的次數,只躺在病床上,補錄了一份口供,便結束了整個證人徵詢的過程。
之後又在醫院裡住了兩天,身體康復的他便得到了醫生回家修養的許可。
張家祖籍華國魯東省棗陽地區,祖父本是中學教員,上世紀中葉被戰敗的舊政府勢力裹挾著來到圓臺島上,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後,便繼續以教書為業。
後來結婚生子,慢慢感到做個公立學校的老師實在是手頭拮据,再加上那時‘圓臺’社會漸漸穩定,有吃有喝生活安逸後,華人的那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思想慢慢抬頭,讀大學成了光宗耀祖之事,他一狠心結束通話辭職,成了省島最早幾家補習班的創始人之一。
最開始是在圓北市區偏僻地方租房授課,後來招聘其他教師擴大規模開辦分校,再後來把租來的物業買下、擴建,就這樣一丁一點的努力向前,幾十年的時間,竟也創下了一份家業。
去世時給子孫後代,在圓北市以前的偏僻城郊,現在的繁華鬧市大寧、復興、西渠三區,分別留下了一棟七、八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