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四章 黑暗時刻 (第1/3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935年8月·松潘草地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Q610211.jpg" />

毛澤東此生第一次見到張國燾的確切時間無從考證。但是,根據他們各自的生平推測,應該是一九一八年在北京大學。當時,二十五歲的毛澤東是這所大學圖書館的一名普通管理員,而二十一歲的張國燾不但是這所大學的註冊學生,還是小有名氣的學生領袖。儘管當時他們之間地位不同,但相信他們應該有過來往,因為他們都同時與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人李大釗關係密切。三年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張國燾後來這樣記述了那時他眼中的毛澤東:

是一位較活躍的白面書生,穿著一件布長衫。他的常識相當豐富,但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瞭解並不比王燼美、鄧恩銘等高明多少。他在大會前和大會中,都沒有提出過具體的主張;可是他健談好辯,在與人閒談的時候常愛設計陷阱,如果對方不留神而墜入其中,發生了自我矛盾的窘境,他便得意地笑起來。

從現有史料中看,中國工農紅軍大規模軍事轉移前,他們最後一次見面應該是在一九二七年。那時中共中央暫時移到武漢,毛澤東和張國燾共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張國燾的回憶,在那次大會上,毛澤東在對中國農民現狀進行了調查之後,提出了開展土地革命、擴大農民武裝、建立農村民主政權的主張。毛澤東甚至說:“矯枉必須過正。”張國燾認為這句話有些“左”傾,說如果按照你的“有土皆豪”的觀點,你也是湖南一個有土地的自耕農,難道你也是土豪不成?當時毛澤東大笑。但是,張國燾還是對毛澤東領導的農民運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毛澤東所做的努力“對中共有極大的貢獻”,他這樣評價了毛澤東要求回湖南舉行農民暴動的要求:“表現了他的奮鬥精神,自動選擇回湖南去,擔負領導農民武裝的任務……他這個湖南籍的‘共產要犯’卻要冒險到湖南去,不甘心讓他所領導起來的農民運動就此完蛋,我們當時很高興地接受了他這個到湖南去的要求。”

毛澤東和張國燾彼此失去資訊是在大革命失敗後。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澤東去了中國農民中間,張國燾則去了遙遠的莫斯科。兩年後,張國燾回國即被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據地,那時毛澤東正率領著一支紅色武裝轉戰於井岡山的密林之中。眼下,在中國西部一條荒涼的小路上,儘管大雨中張國燾的高頭大馬踏起的泥水幾乎濺了毛澤東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