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冬青和“蘋果寄生”(mistletoe)的枝子。前者教堂裡也用;後者卻只用在人家裡;大都插在高處。冬青取其青,有時還帶著小紅果兒;用以裝飾聖誕節,由來已久,有人疑心是基督教徒從羅馬風俗裡撿來的。“蘋果寄生”帶著白色小漿果兒,卻是英國土俗,至晚十七世紀初就用它了。從前在它底下,少年男人可以和任何女子接吻;但接吻後他得摘掉一粒果子。果子摘完了,就不準再在下面接吻了。
聖誕樹也有種種裝飾,樹上掛著給孩子們的禮物,裝飾的繁簡大約看人家的情形。我在朋友的房東太太家看見的只是小小一株;據說從烏爾烏斯三六公司(貨價只有三便士、六便士兩碼)買來,才六便士,合四五毛錢。可是放在餐桌上,青青的,的裡瓜拉掛著些耀眼的玻璃球兒,繞著樹更安排些“哀斯基摩人 ”一類小玩意,也熱熱鬧鬧地湊趣兒。聖誕樹的風俗是從德國來的;德國也許是從斯堪第那維亞 傳下來的。斯堪第那維亞神話裡有所謂世界樹,叫作“乙格抓西兒”(Ygdgdrasil),用根和枝子聯絡著天地幽冥三界。這是株枯樹,可是滴著蜜。根下是諸德之泉;樹中間坐著一隻鷹,一隻松鼠,四隻公鹿;根旁一條毒蛇,老是啃著根。松鼠上下竄,在頂上的鷹與聰敏的毒蛇之間挑撥是非。樹震動不得,震動了,地底下的妖魔便會起來搗亂。想著這段神話,現在的聖誕樹真是更顯得溫暖可親了。聖誕樹和那些冬青,“蘋果寄生”,到了來年六日一齊燒去;燒的時候,在場的都動手,為的是分點兒福氣。
聖誕節的晚上,在朋友的房東太太家裡。照例該吃火雞、酸梅布丁;那位房東太太手頭頗窘,卻還賣了幾件舊傢俱,買了一隻二十二磅重的大火雞來過節。可惜女僕不小心,烤枯了一點兒;老太太自個兒嘮叨了幾句,大節下,也就算了。可是火雞味道也並不怎樣特別似的。吃飯時候,大家一面扔紙球,一面扯花炮——兩個人扯,有時只響一下,有時還夾著小紙片兒,多半是帶著“愛”字兒的吉語。飯後做遊戲,有音樂椅子(椅子數目比人少一個;樂聲止時,眾人搶著坐),掩目吹蠟燭,抓瞎,搶人(分隊),搶氣球等等,大家居然一團孩子氣。最後還有跳舞。這一晚過去,第二天差不多什麼都照舊了。
新年大家若無其事地過去;有些舊人家願意上午第一個進門的是個頭髮深,氣色黑些的人,說這樣人帶進新年是吉利的。朋友的房東太太那早晨特意通電話請一家熟買賣的掌櫃上她家去;他正是這樣的人。新年也賣曆本;人家常用的是老摩爾曆本(OldMoore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