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心中生髮出一種非常浪漫的情調。
餘秋雨:這個例子舉得不太精彩,但是我欣賞你在說莊子時用到“情調”這個概念。也就是說,他真正在意的,不是社會的結構秩序,而是生命的詩化情調。
莊子與老子有淵源關係,但又比老子講究詩化情調。這種特性,使他成為諸子百家中最具有文學性的一位。
莊子的詩化情調和文學素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想象力,二是寓言化。而且,他在這兩方面都達到了極致。莊子在想象力和寓言化上都表現出對於一般真實的脫離,對於直接結論的脫離,因此是其他學派所不敢用的,因為其他學派免不了要在“可信性”、“真實性”上說服人。莊子沒有這種企圖,反而從大家擁擠著的理性講堂退回到感性花苑,放縱自己的感性來激發別人的感性。人們也許會誤會,以為理性比感性深刻,而莊子則輕鬆地證明,理性的最後救贖之地還是感性。想象力使莊子遨遊於南溟北海,又把自己設想為宇宙間似人非人的無限力量,這就使他的智慧獲得了真正的文學形態。請記住,離開了基於自由感性的巨大想象力,也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文學。
想象力的凝象體就是寓言化。我多次論證,文學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寓言。莊子的寓言與一般童話中的寓言不同,一上來就表現出一種仰天俯地的哲學規模。但這種規模畢竟由自由感性和想象力支撐著,因此在本質上還是文學,或者說是一種哲學化的文學。
寓言化的基本結構是象徵隱喻。A不僅是A,而是B加C加D、E、F、G……直至無限。正是這種由有限通達無限的機能,使文學和哲學獲得了思維尊嚴和審美尊嚴。
我的這些話大家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因為我已進入到另外一個獨立的思想領域即美學領域。這需要以後抽時間專門討論,今天點到為止。下面希望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莊子寓言,也算是一種溫習吧,在講述的過程中體會莊子的多方位魅力。
王牧笛:莊子在寓言中好像很喜歡借用“鳥”。比如他曾經講過,有一隻海鳥停在魯國的大海邊上,魯侯就把這隻鳥請回了太廟,給它喝最好的酒,聽最好的音樂,吃最好的肉。可是這隻鳥非常害怕,不吃不喝,三天就死掉了。這是一個有關“自然”的講述,一切刻意的人為和加強都是違反“自然”的,也違反莊子所展示的那個詩意的、自由的生命狀態。
王安安:我想到了“駢拇”的寓言,講的是正常人的手掌只有五個手指,一個人如果貪心,希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