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他的墓就搬到了他的家鄉,上海城外的一個地方。後來家人也搬到那兒去守墓,姓徐的家庭集合在一起,那個地方就叫徐家彙。
兩百年後,兩種文明終於沒有像徐光啟和利瑪竇那樣結合在一起,而是打仗了,結果西方文明勝利。一些歐洲人從香港和廣州北上,看中了一座城市。這座城市背後是長江,能夠貫通中國腹地,前面是太平洋,那就是上海。他們覺得這個地方比廣州還好,準備過日子。但就在他們東逛西看的時候,突然發現上海有一個地方早就有禮拜堂了,還不斷舉行著天主教的禮拜活動,那就是徐光啟的後代住的地方。西方人就在那裡造教堂,造學校,造藏書樓,等等,於是出現了“徐家彙文明”。徐家彙文明是現代上海文明的中樞。
我在一篇叫《上海人》的文章裡面把徐光啟說成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上海人,因為他與利瑪竇等人一起,提供了西方文明和中華文明在非戰爭的情況下友好交往的可能。
這也就是說,從文化和文明的視角來看,有一些血跡淋漓的生死搏鬥,本來是可能避免的。民族主義、鐵血軍事,未必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