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八課 長江推舉他出場 (第3/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還是在對祖國抱有溫暖感情之外,還能夠允許別的文化生態存在?

餘秋雨:這樣的討論還會進行下去,說不定下一代還會延續。

我的態度很明確:站在少數派一邊,不贊成把屈原說成“愛國詩人”。理由有下面三條——

第一,屈原如果生活在中國已經統一的時代,一定非常愛國,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他當時所愛的,明明白白只是楚國。他的故事太有名,這一點早已人所共知,很難“泛化”得了。楚國是諸侯邦國,與秦漢之後的統一大國在概念上根本不同。如果認為這兩種“國”可以互相置換,那麼,諸子百家中會冒出來多少“愛國學者”?推衍到後代,《三國演義》裡邊的諸葛亮、曹操都成了“愛國將領”,連寫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煜都成了“愛國皇帝”,這能讓人受得了嗎?

第二,即使能把“愛國”兩字泛化,讓人忘記具體的楚國,那也還是一個政治概念。屈原是一位大詩人,文化大於政治,沒有必要在文化命題之上再套一個政治帽子。這就像,沒有必要把老子、陶淵明說成是“不合作主義作家”,把杜甫說成是“民本主義詩人”,把陸游、辛棄疾說成是“反侵略文化精英”,把《紅樓夢》說成是“宮廷影射小說”。文化,不應該成為政治概念的附庸。政治概念容易讓某些低層文化產生一時的號召力,卻會把真心宏大的文化扭曲和閹割。

第三,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對於屈原的千年祭祀早已不分地域,不管是當初被楚國侵略的地域還是侵略過楚國的地域,一到端午節都在划龍舟、包粽子,這就證明了文化無私、文化無界,證明了文化有可能消除以往的政治鴻溝、地域隔閡。我們如果用曖昧不清的“愛國”概念重新啟用千年前的政治界定,那麼,客觀上是把一個大家庭裡的兄弟推向敵對營壘。於是,龍舟遇到了江上鐵索,粽子也只成了小地方的土產。這是大家願意看到的嗎?

記住,不管有多少漂亮的名號,我們都不能夠把文化做小。把文化做小,是一些滿腦子只有政治概念的文化評論者們的專業,他們只有透過層層切割才能構建自己的所謂“學問”。對此,我們在座的北大學子千萬不要上當。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妻 夢魘侵蝕 別釣[電競] 遙遠 超時空悖論 我真就想當個廚子啊 唐門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