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課 文明的胎記 (第4/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保持著線條的威猛、猙獰,但已經變成圖案了,成為當時文化共性的基本影象。

饕餮紋後來慢慢地離開兇猛、貪婪的原始形態,變得越來越抽象,但線條的力度始終儲存,這有點驚人。它的不再貪婪,不再兇猛,按照美學上的說法就叫“積澱”了,內容積澱成形式。我們習慣講“內容決定形式”,其實在這個意義上形式的價值可能會更高,因為它對於複雜的內容有一種收納能力。饕餮紋積澱了一個殘酷而艱難的血與火的時代。饕餮紋使商代由偉大走向美麗,並用一種形式儲存住了偉大和美麗。

除了饕餮紋,我們還要說一說甲骨文裡展現的另一種審美形式,那就是書法。甲骨文不是最原始的文字,是文字比較成熟的形態。像半坡文化遺址和紅山文化遺址裡的一些象形符號,比甲骨文古老很多。對比一看就能發現,甲骨文已經進行過長時間的提煉了。

甲骨文裡的象形文字與埃及盧克索太陽神廟廊柱裡的象形文字區別很大。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是高度進化了的象形文字。它擺脫了埃及早期象形文字那樣對自然物種的直接描摹功能,而是全部線條化了。線條又經過簡化、淨化,變成一種具有抽象度的通用符號。但是,文字除了實用意義之外還有審美意義,就是要求每一個字拿出來都好看。這個時候,早期的書法家出現了。這是除了饕餮紋之外,商代審美的第二重點,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起點。

商代的第三個美學貢獻,是“美”的概念的正式確立。在甲骨文裡,第一次出現了“美”字。從象形的角度解釋,我們古人比較講究物質,羊大了就覺得美,但是許慎作了補充,這個“美”字裡麵包含著“甘”字的含義。這就由物態上升到味態,由體量上升到風味了。現在一些學者,包括我的朋友蕭兵先生提出“美”字的組合不是“羊”、“大”,而是“羊”、“人”。那就是“羊人為美”,即羊和人連在一起為美,這個意義就很不一樣了,進入到了文化人類學的範疇。古希臘有羊人劇,古人最早進行表演的時候往往模仿動物的形象,羊是人最喜歡模仿的一種物件。所以在中國文字裡,這個“美”字,一定也是和當時舞蹈聯絡在一起的。這個舞者,在當時就是巫。如果看看和商代同時代的三星堆遺址,就可以知道古人的舞蹈是怎麼回事,知道把模仿動物的人形作為美是多麼自然。

商代完整地創造了“美”字,而且不久之後,中國的智者們已經把它和“善”分開來討論了,叫盡善盡美。“美”字有了一種獨立的關照,這就了不得。加上前面講到的饕餮紋和甲骨文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