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少、被子輕、保暖效果更好。蠶絲被也一樣,更成熟的技法讓蠶絲被綿胎可以使用少一些的蠶繭,更重要的是做出來的蠶絲被卻更加輕巧、暖和。
說實話,這是陳嫣看到少府送來的新被子才想起來的。
站在西漢王朝,她看太多東西都有改進餘地了。只不過太多太多的東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她拍腦袋想主意就能做到。
比如說‘千層底’吧,她一直想要做一雙千層底的布鞋,要知道她對此時的鞋子詬病很久了!
漢代的鞋履種類不少,有皮鞋的鞜、鞮、靴,鞜是貴人所穿,精挑細選最好的皮革,然後再由巧手精心製成。同樣是皮鞋的鞮則相當粗糙,更像是用沒有處理過的皮革直接包在腳上,是奴婢的鞋履。靴子則因為其方便行動的特點,在軍中流行,軍官和小兵都有可能穿。
除了皮鞋,漢人還穿絲履、麻履、木屐,絲履不必說就是富人專享,麻履則接近後世的草鞋,至於木屐,就是木底的鞋子。
穿越之前的陳嫣對此根本不瞭解,而生活在這個時代之後她很快因為這些鞋子頭疼了起來。此時的絲履和麻履鞋底都很薄,當作室內鞋穿一穿還好,一旦出門就很不舒服了。木屐的底倒是厚——為什麼登山穿木屐!小時候陳嫣讀書,讀到‘腳著謝公屐’還很不解來著。穿木屐登山,腳不會覺得辛苦嗎?
木屐的鞋底硬,而且根本不貼腳,怎麼想也不會舒適吧!
但到了這個時代才知道,此時的鞋底薄的不行,想要行遠路、難路,還真得是木屐才可以!
因此陳嫣很快想到了自己曾經做過的‘千層底’,想著要是做出千層底了,也算是一件於國於民的好事吧——這時候沒有棉布,但不要緊,麻布、葛布、帛布,大家可以按照各自經濟條件換材料,總比現在的那些鞋履要好穿的多。
關鍵是她真的去嘗試才知道有多艱難!
千層底其他工序不說,就說最開始的‘打袼褙’就愁死人了。打袼褙需要熬漿糊,熬漿糊需要麵粉。而此時的小麥根本沒有磨麵粉一說,大家都是連麥殼一起吃的,粗糙無比!所以在漢代小麥才會是最下等的糧食。
陳嫣想要千層底,就得先磨麵粉。這樣一來,磨麵粉用的石磨就得發明一下…她倒是知道小麥石磨是什麼樣的,稍微找工匠試製一番很快就會有成果。但這種發明工具的事情由一個小女童做,總覺得太古怪了!而且到時候場面就大了——結果只是為了一雙鞋?
陳嫣心裡也擔心這種石磨出現會改變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