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有絲毫興趣。至於工匠上的東西,他不覺得何夕懂多少。
只是他很明白,他所有東西是從何而來的。何夕的要求,他根本不能拒絕。
於是,葛天工有些沮喪地說道:“是。弟子明白。”
何夕卻沒有感受到葛天工的心思,此刻的他興致很高,雖然這裡不過是一個破舊的院子。但是在何夕看來,卻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是何夕事業的根基之地。
不過,雖然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距離開課還有一段時間。
這個院子已經掛上了明鑑堂的招牌。但是內部打掃,很多房間的重新佈置了,都是要花費時間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人員的安排。
雖然明鑑堂而今只有一百多個學生。但是明鑑堂總不能何夕一個人吧。
不說別的,不能所有的課都由何夕一個人講吧。且不說,何夕在很多事情上要備朱元璋顧問。單單說何夕將現代思想,融入古代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工作量很大。
在教學方面他需要助手的。
再說,照料明鑑堂的學生,老師。看家護院,等等工作。總不能何夕一個人來做吧。
好在劉崧原因協助何夕。這都不是問題了。
畢竟,劉崧那可是當吏部尚書的人。這一點小問題,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但是何夕再想從國子監要來其他人,卻是不能了。
劉崧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經不得操勞。正在何夕想從什麼地方找人填坑的時候。劉崧來找他了。說道:“吏部剛剛派人來打了招呼,說先派來三個人助教。”
何夕說道:“助教?三個?我沒有提過啊?”
劉崧說道:“看來大人您簡在帝心。陛下想到你前頭了。”
何夕說道:“都是誰?你認識嗎?”
劉崧說道:“有兩個認識,有一個不認識。第一個蘇伯衡,是蘇轍九世孫,名門之後。文章大豪。只是他自信過度,常言不宗法程朱。所以一直在浙江當教授。”
何夕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何夕自己知道自己,他在經史上底子很薄,甚至不如國子監生。需要當代大儒來撐場子。這是朱元璋為他著想。
“再有一個叫程汝器是楓林先生的弟子。說起來楓林先生也可惜了。他是沒有師承。否則他的弟子也不會是而今的這個樣子。”
朱升九字訣,奠定了大明江山。但是朱升死得早,後人也沒得到很多廕庇,就是因為朱升是自己學出來的。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