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不過卻沒有什麼剪裁儀式,也沒有盛大的慶祝活動,只有一系列的冬眠安排。
飛船完工後,原先建造飛船的工人、工程師們也被安排進入了冬眠,更多的機器裝置進入了休眠。
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省能源,以等待半人馬座三合星系統衝擊波的到來。
為此,許多科學家被喚醒,他們依照觀測資料、以及各種測算資料,對未來的衝擊做各種準備。
在這一輪觀測與計算中,科學家們驚喜的發現,由於之前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今木衛四的自轉軸恰好對著衝擊波方向,而人類基地恰好在另一半球。
也就是說,這一輪半人馬座三合星系統的物質拋射衝擊,木衛四又化身盾牌,為人類擋下了所有。
既然基地萬無一失,那麼科學家們的精力便自然而然地放到了大圓柱飛船上。
物質拋射衝擊到來的時候,大圓柱飛船肯定不能再同步軌道上執行,所以要變軌。
在科學家們制定的方案中,大圓柱飛船需要從環繞木衛四的同步軌道,變成環繞兩極的高軌運動,而且還有確保物質拋射衝擊到來的時候,飛船恰好在木衛四背後。
那麼,就要求飛船的線速度變得越小越好。
飛船相對木衛四的線速度越小,它在在木衛四背後劃過的時間就越久,受到物質拋射衝擊影響自然也就越小。
對於科學家們來說,飛船的變軌計算很簡單,所以他們只需要推測出物質拋射強度以及持續時間就行了。
人類曾經依靠木星躲過了超新星爆發,所以對物質拋射的強度、傷害、持續時間之類的已經有很多資料,科學家們可以以這些資料加上對半人馬座三合星系統物質拋射雲的觀測資料去構建模型。
有了這些東西,科學家就可以確定出飛船軌道需要多高、繞行軌道如何設定了。
扁平橢圓軌道。
最後科學家定下了方案。
飛船先被推上較高的軌道,然後在軌道上環繞執行,等到衝擊波準備到來,再進行精確修正,讓飛船像彗星一樣繞著木衛四運動。
在精密計算下,大圓桶飛船將在物質拋射衝擊來臨之際,從靠近木衛四軌道向遠端執行,然後透過漫長遠軌運動規避衝擊。
在做完第一次計算和預測軌道之後,除卻日常輪值科研人員外,那批醒來的科學家便再次進入了冬眠。
時間就這麼在冬眠輪值中慢慢過去。
當物質拋射臨近之時,那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