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就如超級神岡探測器,它的主要部分就是由一個高41.4米、直徑39.3米的不鏽鋼圓柱形容器構成,裡邊盛有五萬噸超純水,光填滿水就需要兩週時間。它的容器內壁上按照有個光電倍增管,用於探測高速中微子在水中透過時產生的切倫科夫輻射。
人類通常用這個方法探測中微子。
可如今這個中微子通訊器卻非常小。
當人類完成它的時候,發現它只有一輛車那麼大,可裡邊卻包含了所有。相當於將之前人類的中微子探測站整個塞進了這麼小的空間裡,還包括中微子探測器沒有的發射端。
這對人類來說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人類從拿到製造說明書,再到研究看懂說明書,然後依葫蘆畫瓢製造完成,總共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
中微子通訊器造好之後並沒有被運送到希望號指揮中心安裝,而是在一間艙室裡單獨空出來一間裝置間放置。
為了安全起見,中微子通訊器沒有被接到希望號網路之中,而是在其裝置間專門放了幾臺專用電腦用以記錄通訊器接收到的訊號,然後由‘天河之光’進行翻譯。
如此佈置完成之後,嶽淵率著一大群科學家以及諸多社會學專家來到中微子通訊器所在。
“總長,通訊器的發射端裝置利用的果然是電弱相互作用原理,而接收端裡邊用的卻不是超純水,而是一種化學式為********的液體。”
嶽淵剛帶著眾人進到通訊器放置艙室,一直在裡面為通訊器做各種線路連線的趙友欽就露出笑臉給他介紹了起來。
看得出來他很高興。
“我們測試過了,這種液體也具備切倫科夫輻射效用,並且比超純水靈敏度更好,更神奇的是,它還可以重複利用......唔,應該說是對三種中微子反映出不同的切倫科夫輻射角度,我們只需要給它施加特定頻率的脈衝電流,它就會恢復到原樣。
這臺中微子通訊器的接收端就是利用這個效果,實現的資訊溝通。哦,對了,我們將這種液體命名為切倫科夫液體。”
所謂的切倫科夫輻射,指的是介質中的物體速度超過光在該介質中的速度時發生的一種以短波長為主的電磁輻射,它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和強偏振特點。
由蘇聯物理學家巴?切倫科夫發現。現在科學家們將這種液體命名為切倫科夫液體,應該是為了紀念這位科學家。
趙友欽的興奮勁似乎還在,他紅光滿面地繼續說道:“在按照說明書製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