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八課 道可道,非常道 (第3/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感,本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覺,有人對此作一些研究也不錯,但是,不知怎麼冒出來那麼多“美學教授”,連篇累牘地把美講得那麼枯燥、刻板、噦唆、冗長,這也走向了不美;更可笑的是,由於美的極度張揚,結果造成美的無限擴張、無限貶值,以至像一個諷刺段子所說的,現在街上只要有人呼喊一聲“美女”,滿街從老太太到小姑娘全會回過頭來。

美是這樣,善也是這樣,一切正面的人文觀念都是這樣,講多了,立即走向反面。這個規律,永遠有效。不知道我們的宣傳部門,什麼時候才能理解這個規律。與老子相比,孔子的學說過於追求事功,很少考慮到反面效果。

王安安:因此道家一直不喜歡儒家,說“仁義道德”是偽善,不是自然之道。

餘秋雨:沒錯,自然之道。當人類刻意去追求美、追求善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變得不自然了。美和善都是自然的,一旦脫離自然,哪怕是脫離一點點,就開始滋生醜和惡。

王牧笛:事實上老子思想的一個基本邏輯就是物極必反,所以贊成“無為”。“無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強調做事情的度。

餘秋雨:對。下面我們要記憶的這段文字,能夠更多地說明老子的這種思維邏輯。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的這段話是用一種嘲笑的口吻談論仁義、孝慈等被後世儒家視為道德核心的觀念。他認為,人們講仁義的前提是大道不存,否則“仁義”就是毫無意義的;當智慧過度時,就有虛假和欺騙出現,因為只有聰明人才能設下別人看不懂的埋伏和騙局;當家庭不和時,才會有“孝慈”的概念,如果家庭自然和睦,哪裡用得著刻意地展示自己“慈父孝子”的身份?當國家混亂時,才會有“忠臣”的概念,如果國家強盛,哪有忠奸之辨呢?所以大力提倡“孝慈”的時代一定是六親不和、家庭自然倫理已然衰落的時代;高聲宣揚“忠臣”的時代一定是國家式微,朝政昏聵的時代。

叢治辰:在所有對儒家進行嘲諷的思想家當中,可能老子是最有力量的,他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審視儒家。而且他對“偽”的一個分析也很到位:人為即偽,偽即不善,這從根本上否定了儒學的教義。

餘秋雨:但是,在這裡我必須為儒家說一句話。老子的學說過於徹底了,對於現實社會來說,往往是一種“理論假設”。也就是說,他在設想著一種乾淨如白紙的自然和人性。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應該不去幹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戀人未滿(完) 我家太子爺太太太黏了 死到臨頭也愛你 無限位面竊取 太上天帝 (火影同人)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嗎 當天才遇上穿越女/天才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