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與此同時,龍國科技部正召開緊急會議。
肖劍平與幾位高層意見相左,爭論激烈。
"嚴格來講,我們的實驗已達到預期。" 常繼宇副部長提出,"起初的目標僅是實現一箭多星。"
"目前的實驗結果,能在月球軌道附近部署衛星群,已超出我們的期望。"
"我認為,無需再繼續實驗,應儘快將現有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
其他副部長紛紛附議,贊同常繼宇的觀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在如此高的軌道佈置衛星群,風險太大。"
"沒錯,我們的初衷是打破國外對衛星技術的壟斷,如今超越他們,已是巨大的成功。"
"我們理解張總工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但他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肖劍平待大家發表完看法,才默默攤開一疊報告,置於桌面。
秘書將檔案分發給各位,每人一份。
看過報告後,眾人面色驟變,沉默不語。
"這是張青最新的實驗報告。" 肖劍平開口,"他構想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航天器。"
"舊式航天器用於實際操作,新型航天器無法在其基礎上改進。"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短期內大量採用舊式航天器,一旦張青的新設計成功,將造成巨大的財政浪費。"
聞言,所有高層都陷入沉思。
要知道,每次火箭發射成本約十億元。
而搭載多星的超高速航天器,耗費更是高達數十億乃至百億,還不包括髮射基地等相關費用。
若剛啟動大規模應用,張青就推出新成果,那損失將以萬億計,許多國家的GDP都不及此數。
即便華夏底蘊深厚,也無法承受如此揮霍。
問題是,張青何時能完成實驗並拿出成果呢?
通常情況下,航天裝置的升級週期大約需歷時五年。
假設五年內,張青無法交付成果,那麼華夏在太空領域的影響力將顯著落後於其他國家。
要知道,太空中衛星的承載量是有限的,近年來已發生多起衛星碰撞事件。
一旦外國衛星佔據大部分空間,華夏將面臨極為不利的處境。
肖劍平緊鎖眉頭,提議:“張青的研究能夠使我們在遠離地球的行星軌道部署衛星。”
“甚至可能一次性將大型空間站送入軌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