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出檄文,征討太平天國,說是“為恪守禮教”,並未號召為大清盡忠。
“禮教”,就當時來說,是漢族的生活方式,是賴以生存的支柱。號召維護它,最有誘惑力和說服力。
在清朝統治下,漢族不願意為保國而戰,非但不保,還想用自己的力量推翻清朝,建立一個漢族統治的國家。善慶斷言,漢族人心裡都這麼期待著。
“他們至今沒有起事,只是因為力量不足,一旦覺得有了足夠的力量,就會把槍口對準我們。太后要建造大園林,我們應當趁此機會轉禍為福。你看看北洋艦隊,那些堅艦巨炮都是漢人的東西,指揮它們的還不是漢族大臣李鴻章嗎?以後再也不要為虎添翼了。”
醇親王終於明白了對方想要說的話,那就是把軍費挪到園林建造上來。購入軍艦、槍炮、彈藥,等於給漢人增加力量。可是,目前清軍的主力是綠營兵(漢族軍隊),關係著王朝的安危。
醇親王不由得長嘆一聲。
“削減軍費,中堂能同意嗎?”
“這有辦法。”善慶說道。
李鴻章是清朝的頭號實權者,兼任直隸總督,指揮著北洋軍隊。他也有政敵,那就是兩江總督曾國荃。曾國荃是曾國藩的胞弟,與李鴻章為敵。兩廣總督張之洞也不甘居李鴻章之下。朝廷裡還有個翁同龢,也是最厭惡李鴻章的。
翁同龢是戶部尚書,即財政大臣,掌握著財政大權。必須先把他拉攏過來。
聽了善慶的話,醇親王向前探出身子,若有所悟。
“太后的本意,依我看就在這裡。為了不給漢族人增添軍事力量,抽出費用建造萬壽山……這難道不是奇策嗎?”
總在西太后左右承辦國事的醇親王,怎麼也想不出她竟有這樣的“深謀遠慮”。
建造頤和園,當時稱為“萬壽山工程”,總監督為醇親王,籌措到二百六十萬兩銀子:廣東一百萬,南洋八十萬,湖廣四十萬,四川二十萬,直隸二十萬。北洋軍費悉數上繳。
西太后高興極了。
秦始皇在渭水南岸上林苑建造的阿房宮,是東西約七百米、南北約一百二十米的大型樓閣,作為人工工程,可算是難以想象的規模。但是,這個工程因秦始皇駕崩而未竣工。
阿房宮有其名,實際上並未完工!
聽了這個報告,西太后放聲大笑:我的萬壽山超過未竣工的阿房宮,我的名字將與萬壽山永存。
她滿意極了。
“軍隊這下子全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