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二次和第三次大海航 (第1/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藍迦樓:現在的華夏,安土重遷,所以他們的封建官方意識形態,放棄了大海。

戈舒夜:要怎麼做,才能喚醒他們?

藍迦樓(搖搖頭):第一次大海航,是以偉大的地理大發現,和殘酷的殖民掠奪為主旋律的。華夏文明的主要政權錯過了這次擴張機會,僅有他們一部分生民自發地擴散到了東南亞和環太平洋,這還是唐宋明時代的餘韻。

朱棣時代海權貴族在內閣政治中的落敗,導致海權派在明的主流政治意識形態中被打壓。

也難怪,“海權”本來就是個十分昂貴的東西,無論是維持一支海軍常駐力量,還是維持海權的優勢,都需要鉅額的資金。

早期的海軍,或是護航武裝,都是要透過從商船中收取護航的稅費,大約至少利潤的十分之一,以此來支撐海軍武裝的運轉。這對於動輒利潤幾十乃是上百倍的遠洋航線,收取的稅費是很高的。

法國在帝政時期,財政上的短缺,也造成了海軍一直弱小的現狀。

相反,如果航線可以高額盈利,也有助於常備海軍力量的發展。

殖民地——商業航線——海軍武裝力量,(強大的海軍又可以開拓增加殖民地)

三者構成了市場、經濟和軍事實力上的正向迴圈。

可是,安土重遷和重農抑商的華夏文明,由於長期採取防守型的國防策略,對於海權意識覺醒得很晚。

比如說,華夏文明的人常常會疑惑,有些帝國為什麼要千里迢迢跑到別人國家去建立軍事基地,管別人家的閒事。誠然,這是一種霸權主義的行徑,

但換個角度,是由於海洋文明和農耕文明看待海權的方式有區別。

對於全球性的帝國來說,大海不是邊界和天塹,大海是領土和內湖,全世界都是帝國的版圖。

這是在第一次大海航的國家競爭中成為第一代全球霸主的海洋國家不列顛所創造的模式,這種海權思想,也被她的繼任者所繼承,和青出於藍地發展。

殖民地是全球化的,商業運輸路線是全球化的,所以,軍事要塞的佈局也是全球化的。

對於他們來說,不用打到他們本土,超越了他們在海上畫出的紅線,他們就已經認為是威脅,在跳腳了。

*

而華夏民族,還不習慣當列強呢。

華夏民族的政權是陸權型國家,水師和海上力量,長期以來的定位在於自衛、近海和周邊島嶼的防禦,距離遠洋作戰和全球戰略佈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