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小看男性睪丸外掛的問題,許多進化論學者都被它弄得暈頭轉向。他們面對陰囊左右為難,無論如何解釋,都會留下巨大的漏洞。不斷有人提出自己的見解,試圖一勞永逸地解決睪丸問題,說不定可以在生物學教科書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某種睪丸理論。
最簡單的是磨鍊理論——睪丸只有放在體外,才能成為有效的精子訓練基地,所有精子都必須經過艱苦磨鍊才有資格走向戰場,較低的溫度只是訓練專案之一。遠在體外的睪丸還會出現供血不足,導致精子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這大概是另一個訓練專案,或者說是保護措施,因為氧氣可能對精子起到氧化作用而導致老化。這個解釋雖然漂亮,但卻不能解釋為什麼其他動物不把睪丸放在外面,難道它們的精子就不需要磨鍊嗎?所以,磨鍊理論並不成功。
最勵志的是賽跑理論。外掛的睪丸等於給精子鋪設了一條長長的跑道,精子從睪丸出發,經過細長的輸精管逆流而上返回腹腔,再透過陰莖發射出去,這是一條曲折的路線。跑道越長,就越容易起到選拔作用,從而篩選出更為優秀的選手。
這個理論雖然感人,但問題是,精子在輸精管內並非自主賽跑,而是被強行“射”出去的,無論質量好壞,都會被一同扔進陰道,那裡才是真正的比賽場地——把睪丸拖出來故意製造一條長長的跑道完全沒有必要。
最高階的是突變理論。該理論相信,溫度越高,精子DNA的突變機率也就越高,外掛的睪丸會大大降低精子突變率,相對較低的溫度還可以使精子保持冷卻狀態;被射進陰道時,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可以使精子迅速啟用,提醒賽跑時間到了。如果精子一直處於恆定的體溫下,就會搞不清楚賽跑何時開始,可能還沒有準備起跑就已經被消化掉了。
但這仍然不足以解釋大象的睪丸,難道大象的精子就不需要熱訊號刺激嗎?更不要說在赤道附近,外界氣溫大都比體溫高,睪丸本身就處於37℃以上的環境中,難道它們的精子會一直處於賽跑狀態嗎?或者人的精子突變率明顯高於溫帶地區的大象?目前看來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
壓力理論是比較靠譜的好理論。這個理論正確地指出,凡是睪丸外掛的哺乳動物,大多有激烈的運動傾向,特別是人類,直立行走導致腹部壓力增大,加上睪丸出口沒有括約肌控制,精液就很容易被擠壓出來,極有可能在沒來得及找到伴侶之前就已打光了所有子彈。壓力理論還同時解釋了另一些哺乳動物睪丸為何沒有外掛,它們行動緩慢,比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