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嗎?”問的結巴,有些期盼,還帶著失望。
“碴兒都碎了,補不囫圇了?”鋦鍋匠笑著道。
我排了很長時間隊,下午補好我拿去的東西。
這件事至今還記得。
還有編制匠是用沙竹編制簸箕、簸籃、斗子,用笈笈編制背篼、筐子、笊籬之類。簸箕、簸籃、笊籬用在糧食除雜上,斗子用在日常提東西上。
今天,這些用具很少見到了,在過去在農村是常用生產資料和生活物品,都要靠鄉村匠人才能夠長久的使用下去。
鄉村匠人,是昔日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的存在,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美化了農民家庭生活,他們像一盞盞的燈,照亮了農家的五彩人生,給辛勤勞碌的農民增添了喜悅和歡笑。
最後還是王老師總結的好,《道德經》“知足者富”,“過猶不及,適可而止”。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真富不必錢多財富多,是要能知足。凡是享用,都要講實際。吃飽穿暖,房屋有相當的空氣,能避風雨寒暑便足,不可講虛榮。一講虛榮,便是有過分的享用,便是佔據了別人的衣食住,而使別人感受飢寒的痛苦。感受痛苦的人,便覺不安:世界的大亂,都是起於不安。再講虛榮的人,時時總覺得自己不足;時時總覺得精神痛苦;只有知足,便有餘;有餘,便能使身心安足。老子還比喻說,與其小心翼翼地往杯子裡倒水,不讓它溢位來,還不如少倒一點;越是削尖了的銳器使其尖鋒銳利,越是容易讓它折斷而不能保持長久;大肆聚斂錢財,即使多得金玉滿堂,到最後誰又能守得住呢?倘若富貴而又驕奢過度,往往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功成業就便擇機引身而退,這才是人們應該遵循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