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主席。
當時隨著抗戰深入,各個戰區的問題都越積越多,第六戰區雖然是個新戰區,然而也無非是把七七八八的部隊拼湊在一起而已,所以該有的一樣也少不了。
陳誠把問題都擺在桌上,發現最棘手的是兩條。
其一,缺額。每支部隊都缺,而且缺得觸目驚心,看著一個軍,其實不及一個師,看著一個師,其實不及一個旅。
如果對軍隊實際情況不瞭解,指揮打仗時就很成問題。比如按照日本人的“大隊定律”,你進攻他的時候,前面一個日軍大隊,你至少得派上三個步兵師,但結果這三個步兵師只能稱為三個步兵旅,最多合一個師,那如何攻法?
其二,缺糧。因為運輸困難,後方軍糧不敷需要,導致部隊常鬧糧荒。在這種情況下,當兵的連肚子都吃不飽,哪裡還談得上打勝仗。
過去,張自忠曾為此百思無計,以至於只能以兵團或集團軍總司令的身份親犯其險,用以鼓舞士氣。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張自忠那樣正直,利用部隊缺額缺糧來吃空額,從中貪汙腐化的不在少數,陳誠對此深惡痛絕。
缺額,那就一支一支部隊清查下去,據實上報,缺多少兵讓上面撥多少下來。
缺糧,表面看來是運力不足,但陳誠一調查,裡面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重慶政府財政拮据,運糧船的報酬給得很低。長江上的船伕也要吃飯,也要養一家老小,不是一句愛國抗日就能打發過去的。有的船伕不堪其苦,又不敢不接活,往往運輸時就出工不出力,明明一天可以運到,三四天也到不了,更有甚者,還故意把糧船給弄沉了。
陳誠就作出規定,你運多少米,我給多少錢,而且不打白條,這樣一來,不僅未再發生過沉船事件,船伕運糧的積極性也馬上高漲起來。
運費高了,軍政部不給報銷,陳誠就直接拿著賬冊去找何應欽,“何敬公”被他纏得受不了,只好特許第六戰區實報實銷。
可是軍政部部長要負責的也不是就一個戰區,你要特殊,他要特殊,如何受得了?這也是後來兩人矛盾加劇的直接起因。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陳誠管不了那麼多,他只知道,第六戰區的問題初步解決了,又有了好好打上一仗的能力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