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湯恩伯的邀請,去了第三十一集團軍。
湯恩伯對鄭洞國很欣賞,但他下面的所有要職也滿滿當當,一時騰不出位子來,只好讓鄭洞國先在總部擔任參議。
此時正值武漢會戰,湯恩伯派鄭洞國去第三十七軍督戰。第三十七軍軍長是鄭洞國北伐時代的老上級,兩人多年不見,分外親熱,有時談到深夜,甚至一塊抵足而眠。
讓鄭洞國萬萬想不到的是,過了些日子,湯恩伯卻突然打來電話,表示第三十七軍戰績很差,系軍長指揮無方所致,要鄭洞國就地接任對方的職務。
直到此時,鄭洞國才明白湯恩伯要他督戰的用意。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在暗算朋友,我絕不能這麼做。
他當即委婉地拒絕了湯恩伯的任命,由於擔心後者會下達正式委任狀,他連前方都不敢待,就找了個藉口回來了。那個老上級不知究竟,還一再對鄭洞國進行挽留哩。
知道這件事前因後果的人,私下都說鄭洞國過“迂”:人家想搶這個職位還來不及呢,你偏偏還要逃。
鄭洞國對此一笑置之,毫不後悔。也許他當時接受了任命才會悔恨,這就是一個老實人的本色和人生信條。
武漢會戰後,湯恩伯總算找到空缺,讓鄭洞國擔任第九十八軍軍長,然而一個月不到,鄭洞國又接到了杜聿明的電報,問他是否願意到第五軍去“屈就”師長。
考慮了整整一夜之後,鄭洞國決定向湯恩伯請辭。
湯恩伯將鄭洞國叫去談話,一再問“你真的要去嗎”,神情裡充滿了疑惑不解。
我不過是集團軍司令,你只比我低一級,還有誰比我更重視人才的?何況一個是軍長,一個是師長,你怎麼肯棄高而就低呢?
作出這個選擇,自有鄭洞國自己的考慮。
第三十一集團軍原本並不是純中央軍,實際是五湖四海湊一塊兒的,都是從別的碗裡或鍋裡撥過來,然後再一點點予以消化的,說句不好聽的,其實就是搶人家的飯吃。
這個第九十八軍原屬湘軍,不但戰鬥力弱,而且內部成分複雜,一群湖南人並不接受鄭洞國這個老鄉,反而認為他此行是奉著湯恩伯的命令來“吞併”他們的,因此戒心很大,對鄭洞國也十分排斥。
和從前一樣,鄭洞國做不出那種暗地裡挖別人牆腳,或者兩面三刀的事,因此很是苦惱。
一方面是無法認同湯恩伯的“吸星大法”,另一方面,從臺兒莊戰役開始,鄭洞國對湯恩伯的運動戰戰術就沒法適應,認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