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王法極,南朝、隋朝人,字智永,和尚,會稽山陰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善書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儲存。雲門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傳說。創“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王法極,為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後,常居永欣寺書閣,臨池學書,閉門習書三十年,初從蕭子云學書法,後以先祖王羲之為宗,在永欣寺書閣上潛心研習了30年。智永妙傳家法,精力過人,隋唐間工書者鮮不臨學,年百歲乃終,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書法高足。
王法極學鍾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回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智永繼承了祖輩學書鍥而不捨的精神,有“退筆成冢”之說,傳說智永居永欣寺三十載,每日深居簡出,專心習字。他準備了數個一石多的簏子,筆頭寫禿了就換下來丟進簏子裡。日積月累,竟積攢下十大簏子。他在門前挖了一個深坑,將這些筆頭掩埋其中,上砌墳冢,名之曰“退筆冢”。
智永的書法真跡有《真草千字文》、《楷書千字文》、《歸田賦》等,其中以《真草千字文》最佳,傳所書有八百本之多,流傳至今,可見有二,彌足珍貴。今日所見《真草千字文》一為紙本墨跡卷,為日本小川簡齋氏所藏,文凡二百行,已有殘缺。書中不避隋唐帝諱,又有數字與唐以來傳本不同,如“召”,後世本作“呂”等,據考此卷於唐代傳入日本,著錄於日本《東大寺獻物賬》中。
智永禪師晚年時,正在指導一位小沙彌練字,幾位年輕書生慕名來寺謁求大師的墨寶,並請教寫字秘訣,智永笑答,贈字不難,但秘訣實無,不過老衲可奉送諸位四字:“勤學苦練”,如能持之以恆,保你一生受用不盡,書生聞言,大失所望。智永禪師便耐心開導他們:俗話說“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即以老衲先祖羲之公和獻之公為例,羲之公以東漢張芝“臨池寫書,池水盡黑”的事蹟激勵自己,一生苦練不輟。洗硯曾染黑過廬山的歸宗寺、臨江的新城山、建康的鐘山、浙江的積穀山和山陰等地的五六處池水。獻之公學書曾用盡18大缸清水,老衲學書也是靠勤學苦練,才有今日的成就。
眾書生聽後,並未盡信,智永禪師便命小沙彌開啟後院門,帶領他們去寺中的塔林,在一棵枝繁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