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恬,泛輕舟去的浪。
若按網上的說法,制香就是燒錢,因為幾乎每一種都會用到沉香和檀香。這倆貨貴得嚇死人,而且還不真。
但他繼承的是爺爺的香方,似乎傳自一個很獨特的派系,老爺子又加以改良。這些方子很少用到沉、檀,以常見的材料居多。比如醒神香,就是用石菖蒲、蒼朮、薄荷、夜交藤、白豆蔻、冰片,外加鳳凰山上的一種圓葉草配製而成。
除去前期繁瑣無比的香粉炮製,制香大概分為:調泥、成型、理型、陰乾、窖藏五個步驟。那些罐子裡都是做好的香粉和粘粉,所以他就直接調泥。
簡單講,就是用粘粉混上香粉,像和麵一樣揉成均勻的一團。粘粉多用榆樹皮製成,無異味,粘性也好,但不能多放。
像廟裡的許多線香,燒完了香灰蜿蜒不斷,就是粘粉放多的緣故,這是劣香。
顧璵先取了一隻瓷碗,放入配好的粉,一點點加水,一點點攪拌。直到水淨,粉就成了一坨麵糰樣的東西。他再用勺子反覆從四周往中間疊壓,將麵糰充分調勻,加強密度。
到此都很簡單,下面才是關鍵的一步,成型。
如果是做線香,現在的人為了偷懶,多把香泥塞進針管裡,然後一條條擠出來。這種實際是劣香,因為擠出來的香條內部不密實,燒起來的煙會比較大。
好的方法是用手搓,配製香料和搓制線香,這兩者便是制香最大的道行。
“呼……”
顧璵坐在燈下,深呼吸了一口氣,整個人愈顯沉靜。他扯了一小塊香團,放在木製的案板上,用一根手指豎著開始揉搓。
千萬不能橫著搓,豎著可以調整香條的走向和粗細。
他神情專注,全身心都在那根手指上,不是看,而是感受。感受著那一小塊香團慢慢伸展,變細,延長……就像用自己的意念控制一樣。
這種感覺很微妙,練過太極的都知道聽勁,搓香也類似,讓手指的面板去“聽”香團傳來的力道和反應。
有句話講:搓香便是調心。
總歸還是一個靜字。
時間一點點走過,夜色深沉,顧璵終於起身,吐出一口長氣。費了半天勁,一共搓成了十五支,長約十厘米,有牙籤粗細。
他把香條切整齊,放在平紙上,再蓋上幾張白紙,這樣陰乾的會快一些。
等到明日,香條徹底乾透,再送到院裡的小窖藏放。大概要半個月的時間,各種香料的味道才會融合,煙火氣減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