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了自己的經驗之談。
這是另外一種活法,不爭不鬥,坐山觀虎鬥。
坐山觀虎鬥嗎?
朱翊鈞清楚的知道,這樣做,只能讓大明的國朝制度順利執行,但是想要再興,絕無可能。
嘉靖、隆慶以來的處置方法,不算好用,但絕對能用。
朱翊鈞似乎是頗為認可的點頭說道:“孩兒知道了,孩兒把今天種地心得梳理一遍,尤其是徐學士送了不少註解過的農書來,孩兒去看看。”
“早些睡覺,這講筵辛苦、習武辛苦、種地更是辛苦。”李太后還是心疼孩子,面前的孩子是大明皇帝,但是他才十歲。
朱翊鈞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內殿,坐到了長案上,開始讀《馬一龍農說》,短短的六千字,徐貞明批註了兩萬餘字,事無鉅細,這給朱翊鈞讀這本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而他將其中關於耕犁和藏種單獨挑選了出來,用鉛筆進行白話文翻譯,這一忙活,一直到太后遣宮女來催促休息,朱翊鈞才熄了燈,躺在床上,將自己今日之事,反覆想了幾遍,確定沒有什麼遺漏,才心滿意足的睡去。
清晨的朝陽將金色的光芒灑在了皇宮之中,充實的一天又開始了。
而這一次,關於戚繼光進京領賞之事,廷議充滿了火藥味,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好不熱鬧,不過這都跟月臺子上認真讀書的朱翊鈞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在認真學習。
偶爾聽兩句,才知道戚繼光為何不能封爵,甚至連進京領個賞都如此的艱難。
朝中將戚繼光視為綴疣,意為贅疣,即多餘無用之物。
而且這還不是一家一人之觀點,甚至在朝堂上是大多數人的看法,而且這種觀點,不僅僅是文官,還有武勳。
甚至是戚繼光麾下的義烏兵,是如此認為。
自從隆慶和議、俺答封貢之後,北虜不再南下,就是有小股的流寇,給點銀錢也就打發了,而練兵的戚繼光,還有何用?
戚繼光調任薊遼任總兵官,前後三鎮之地歸其約束管轄,麾下十餘萬人,靡費極重,結果卻是大功沒有,小功不斷,這要是每次都大肆恩賞,其他將領豈不是要心生怨言?
修文以柔遠人,方為天下九經。
修文以柔遠人,剛剛獲得了大成功,俺答封貢就是鐵證!
修文以柔遠人,一來節省朝廷開支;二來沒有悍勇武夫犯上作亂;三來興文匽武修仁德;四來可以藉著修城牆禦敵來做賬。
本小章還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