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進終究還是沒忍住,低聲詢問:“我心慕西昆體,不知哪位講學最擅這樣的文風?”
郭承壽擺了擺手:“西昆體還要看太學的教授,餘者皆庸碌而已!”
狄進有些無語:“我若是能入京師太學,還需問無邪兄麼?”
郭承壽哈哈一笑:“看得出來,仕林兄是人如其字,一心科舉入仕,如若不嫌,看我如何?”
狄進微怔:“郭兄之意,是由你來教我?”
“言重了!”郭承壽道:“狄兄若想尋找自己的座師,我也有舉薦之人,若只為西昆體,我們倒是可以互相探討……”
狄進稍作權衡,拱手一禮:“那就有勞了!”
於是乎,剛剛確定了宿舍,林小乙來不及打掃衛生,就開始和郭承壽的書童一起搬書,將一本本前唐詩集,從郭承壽的院子裡,搬到狄進的屋中。
單從這點,狄進就知道,這位外戚還真有些東西。
後世有句話,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而宋朝前期,詩人基本也是抄唐詩。
白居易和賈島首先成了被模仿的物件,形成了“白體”和“晚唐體”,前者多顯貴,效法白居易的閒適平易,後者多寒士,貧苦的讀書人對賈島的清苦,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但是這兩家的風格,都不太符合蒸蒸日上的宋王朝發展。
別管這個蒸蒸日上是不是帶些諷刺,相對於古代而言,宋朝的經濟發展得確實不錯,尤其是簽訂澶淵之盟後,不再與遼國打仗,各地越來越繁榮,享樂之風迅速蔓延。
在士大夫眼中,享樂不僅僅是花錢,還要雅事雅談。
於是乎,白居易的詩被認為鄙陋淺俗,賈島的詩讓人覺得寒酸窮苦,唯有李商隱的詩詞豔麗工整,富美高雅,自然而然受到了追捧,最終形成了西昆體。
實際上,就算不會作詩詞的人也知道,一味的堆砌典故,追求華麗,只會讓詩詞變成炫耀辭藻的工具,但結合時代的背景,當今士人就覺得這種文風最為得體。
所以入學的第一日,郭承壽搬來詩書,笑吟吟地坐下:“自今日起,我與仕林兄一起品讀前朝李義山的瑰麗,精研我朝楊文公的典麗,還望解試之前,略有所得!”
狄進翻開詩書,由衷一笑:“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