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師。
西方的學徒規矩羅怡還沒打聽過,但是以屠宰行會的規矩來看,做學徒也不輕鬆,起碼出師就比中國還難,娶不到師傅的女兒,這輩子就得一直給師傅打工了。
原來羅怡覺得這種“三不管”規矩有些殘酷,但是在她自己開始訓練這幾個未來的工人的時候,才發現搞技術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還沒開始鍊鐵,僅僅是模擬而已,就已經出了工傷事故了。
她還特別挑選的成年人——知道她厲害的成年人。
如果是無知好動的小孩子,又沒有什麼防護措施的話……恐怕已經不止是燙幾個泡了。
漢森太太給他們的傷處抹了油膏,杜克又給爐門開啟裝置做了一些改進。
然後繼續實驗。
終於,他們被反覆操練到不會出錯了。
羅怡下令將那塊從圖爾內斯特鐵匠鋪搬回來的“拴馬樁”投入爐中,隨後,四頭牛在鞭子的催促下一起踏步向前,拉動風箱,四個風箱從四個風口送入空氣給冶煉爐加溫。
投入爐中的,不是別的,是一大塊鑄鐵。
歐洲人在用塊煉爐將鐵礦石煉成夾雜著礦渣的熟鐵團的時候,偶爾因為自然風給力,燃料與礦物投放比例不對等等原因,煉出生鐵。
這些堅硬的,用錘子敲不動的生鐵,被他們當成礦渣扔到一邊。
後世的考古學家們,在千年前的冶煉遺址附近,常常發現一堆堆被當成垃圾拋棄的生鐵。
羅怡沒有從冶煉礦石開始,她從廢鐵回收開始。
白亮的鐵水從爐中噴湧而出,傾瀉進模。
這些鑄造用的模範是從鐵匠鋪製作的鐵犁上翻模翻下來的,然後在磚窯裡燒製成功。
十件鐵犁,一瞬成型。
也只是成型。
因為這只是第一道工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