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說罷看到張貢士聽到這話反而情緒有些消沉,知道他擔心今年殿試的事。
姓張貢士倒了一杯酒說道:“我張璁年少之時便在家鄉以聰穎聞名,二十三歲時就考中了舉人,可是這進士我是考了七次都沒中,如今年已四十七歲,如果今年再不中不如也像那位六爺一樣,煉丹修仙去。”言畢便喝了一盅。
這位年輕的貢士安慰他說:“張兄!雖然咱們相識時間不長,但是我知道你胸懷大志,而且文章寫得也非常出色。剛才你對朝局的分析更是鞭辟入裡、頭頭是道。你以前只是時運不濟罷了。我也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可惜都沒有考中。不過幸好我家裡置辦了不少田畝,還算有些產業。如果這次依然名落孫山,那我就學學張兄你收徒辦學的方法,去講書授課吧。”
張璁感激地回應道:“多謝賢弟的寬慰和鼓勵,也許咱們今年都能夠金榜題名呢。”
年輕貢士聽後,臉上的鬱悶之色頓時消散無蹤,笑著提議道:“那我們先小酌幾杯,放鬆一下心情,然後再回去用功讀書。”
張璁點頭表示同意,並轉頭看向樓下喧鬧的人群,心中明白此時應該回到房間裡安靜思考一番。他暗自思忖著,不知道今年自己是否能夠如願以償。
宮裡面朱厚照在太廟裡看著祖宗的牌位,心裡也是感慨頗深。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宮城東南角,建造了四個獨立的廟,裡面供奉著他們老朱家的祖宗就是明仁祖、明熙祖、明懿祖、明德祖對應的就是朱元璋的爹朱五四、爺爺朱初一、曾爺爺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到了洪武九年建成了真正的太廟,實行九廟之制,此時太廟裡仍是供奉四祖。
後來朱允炆登基,把朱標追封為“興宗康皇帝”這樣將太祖高皇帝和興宗康皇帝同時祔廟,後來太宗“靖難”將朱標仍改為太子,此時九廟裡已經佔據了五個位置,等道孝宗皇帝登基,太廟裡已經沒位置了,怎麼辦?
於是就出現了大明朝的第一次禮儀之爭。
因為太廟滿了,就得有人遷出來,這叫做“祧”。當時的禮部尚書周洪謨建議把德祖、太祖列為萬世不祧之君,從懿祖開始祧,遷出來的另建祧廟。
但是吏部侍郎楊守陳為代表的大臣反對,他認為沒做過皇帝被追封都不算數,所以建議把熙祖、懿祖、德祖先祧出去。
當然孝宗最後採取了周洪謨的建議,把懿祖祧出。等到正德皇帝繼承皇位,又把熙祖祧出太廟。
現在朱厚照不知道過繼這件事要不要向熙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