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安慶寺,永壽塔,保安寺,舊營寺,靈塔寺等大廟。
受這些歷史上尊崇佛教的影響,歷代佛教依然盛行,中衛又相應擴建了一些大寺廟,如朝天宮,舊鼓樓,寧舟塔(舟塔村),華嚴塔,華巖寺,羚羊寺,香巖寺,高廟,新鼓樓等。
歷史和習慣習俗引導著老百姓的信仰,官方如此崇信佛教,民間跟風,信佛者多,修行者多,中衛出家修行的人多,在家戴發修行的居士也很多。現在單中衛縣城內就建有九寺十八廟、兩庵加一祠,農村還有100多個小寺廟。
另外,昔日的中衛是古絲綢之路的一段,而佛教傳入中國和融合也是有絲綢之路帶動的。這裡商旅文化的交流,不僅帶來了人煙,也帶來了繁榮,更帶動了佛教文化的發展。因此當地佛教興盛,佛教徒眾多,寺廟也很多。方圓百里之內,如大佛寺、文昌廟、觀音寺、奶奶廟、蓮花寺、資壽寺……
1934年xz班袶路過寧夏中衛,曾為馮法主摸頂,也是佛教界的空前盛事。
鄉村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宗教活動,如“轉燈臺”“走金橋”“接牌位”“祭河神”“放河燈”“吃舍飯”……
他說的有道理,我們在回來的路上,到處都能看到鄉村建設的小寺廟,我們小時候上學的小學校,因並校裁撤廢棄了,但上面新產生了一個寺廟。
來到中衛縣城,最震撼的是市中心有一座鼓樓,與xa市的鼓樓形制一樣,只是規模小了一點,但縱觀全國而言,一個縣城有一個古老的鼓樓,即使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
廟正門的磚雕牌坊上有一副對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裡”;“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
“無上法橋”簡單的四個字,已概括了我國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廟裡供奉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聖母、文昌、關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濟濟一堂。真不愧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很奇特。
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儒釋道共同供奉的廟宇,這也是中衛這個邊塞城市,自古東西貫通,文化交流,包羅永珍,多方面融合的表現。
老同學聚會,話題特別多,尤其是兒時的發小,千言萬語說不完,在拴柱家聊了一天,吃了兩頓飯。
晚上正要散夥回家,突然看到村東頭的崔家門前燃起了一堆火,我感到納悶,這麼熱的天燃火幹嘛?我脫口而出,他們家是不是失火了?秋子為了打消我的顧慮,怕我著急,臨忙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