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14章 朱達與帕特里克的晚餐 (第4/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的改革。

然而,改革後的調查局還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這次的案件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能順利破案,就能贏得倫敦市民的信任,樹立調查局的威信。

然而,這起案件的詭異程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兇手和被害者都太過明顯,根本沒有人可以逮捕,也沒有人可以懲罰。然而,民眾卻依然要求警方儘快破案。

調查局硬著頭皮展開了調查。30名精銳警探被派往現場,6條警犬和2匹軍馬24小時不間斷地巡邏,可謂是興師動眾。然而,大多數警探根本無從下手,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就在公眾的熱情逐漸消退的時候,調查局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鼓勵民間人士參與調查。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案件的詳細經過,並呼籲知情人士提供線索。

“就在這時,先生,您的信寄到了調查局。”

“大眾總是喜歡戲劇性的情節,比起一群警探的辛苦調查,他們更願意相信是一位天才透過一封信就破解了謎題。可事實上,我只寫了兩句話而已。”

1881年,是菲勒蒙人生的轉折點。

他失去了左腿,被迫從服役多年的海軍光榮退役,無論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他蝸居在一間租來的公寓裡,每天除了閱讀報紙和書籍,幾乎無所事事。

就這樣,他偶然間看到了關於這起案件的報道。閒來無事,他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寫了一封信寄往調查局,然後便將此事拋諸腦後。

一些好事者聲稱,菲勒蒙是在閱讀報道時,一眼就看穿了案件的真相,並準確地說出了兇手的名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他只是隨意寫了兩句話,而這兩句話,卻因為19世紀和21世紀之間巨大的認知差異,歪打正著地成為了破案的關鍵。

眾所周知,19世紀是科學觀飛速發展的時代,個人與大眾之間的認知差距也因此被無限拉大。在當時,科學更像是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只有少數“專家”才掌握著其中的奧妙。

此外,當時的刑偵技術還很落後,“科學辦案”的概念也尚未普及,調查人員和專家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合作。這也是為什麼像福爾摩斯那樣精通各種雜學的“偵探”,會在當時大行其道的原因。

總而言之,菲勒蒙只是把自己認為是“常識”的東西寫了出來,卻意外地觸及了案件的核心。兩個月後,真正的兇手落網的訊息登上了報紙頭條。

而此時的菲勒蒙,正以研究員的身份登上“光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你要滅我滿門,我發瘋怎麼了 撒嬌 山野花香 黑水葬 六零年代白眼狼 常寧洛商司 分手後美女縣長倒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