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湖南人,將吃辣椒的問題,當作談笑的資料,大發其吃辣椒者即是革命者的妙論。秦邦憲[博古]這個不吃辣椒的江蘇人則予以反駁。這樣的談笑,固然顯得輕鬆,也有人譏為詭辯,我在悠閒談笑中則頗感沉悶。
張國燾已經感到了無形中的隔閡。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六日上午九時,在昨晚舉行酒宴的那座喇嘛寺廟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了,史稱“兩河口會議”。
會議由張聞天主持。首先由周恩來根據兩軍都已經離開自己從前的根據地,現在紅軍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根據地的現實,闡述了選擇新的根據地的必要條件和今後紅軍行動的戰略原則。周恩來強調,新的根據地的選擇方向和地域要有利於紅軍的作戰和生存,而目前紅軍所處的地域顯然不符合這樣的原則。關於戰略方向問題,向南、向東和向西都不利,應該選擇向北,向川、陝、甘方向發展。周恩來的發言實際上代表了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意見。
毛澤東在發言中針對紅軍為什麼要選擇北進作了闡述。他首先說共產國際曾經有電報指示,要求紅軍靠近外蒙古地區。張國燾問:“共產國際什麼時候有這個指示?”張聞天回答說:“大約在十個月之前,中央紅軍還沒有離開瑞金的時候。電報說,中國紅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靠近外蒙古。”然後,毛澤東繼續說,寧夏是富裕地區,敵人在那裡的防守比較薄弱。雖然共產國際的指示“已時隔多時”,但應該相信他們“仍會從外蒙古方向來策應我們”。根據張國燾的回憶,毛澤東接下來的發言“富於風趣但又非常沉痛”。風趣是因為毛澤東說:“為什麼我們要到寧夏去?主要是蔣介石的飛機大炮厲害……他耀武揚威地找我們打,我們不中他的詭計,偏不和他打。我們不動聲色地跑到寧夏去,背靠著外蒙古,看他還有什麼辦法?我們有的同志不肯老老實實地承認飛機大炮的厲害,現在我們只有變個戲法,也到外蒙古去弄點飛機大炮,來回敬蔣介石。”而沉痛是因為毛澤東說:“開啟窗子說亮話,我們是有被消滅的危險的。”如果在寧夏不能立足,那麼就得透過沙漠到外蒙古去,以留下革命的火種以圖再起。
毛澤東所說的“到外蒙古去弄點飛機大炮”,指的是在中國紅軍遭遇嚴重困難的時候,要爭取得到共產國際的支援——這在當時是個合乎邏輯的想法。由此也可以解釋中央紅軍自離開中央蘇區以來,為什麼始終堅持向西北方向轉移。
張國燾的發言,是兩軍會合後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第一次發言,因此大家聽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