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和生存條件的匱乏,行走在這條蜿蜒於崇山峻嶺和急流險灘的路途上?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於一九八一年秋天宣佈,他要來中國進行一次“沿著長征路線”的跋涉。他來了,帶著他的全家走上了一九三四年中國工農紅軍走過的路。當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懸崖邊時,他被這條湍急的河流和兩岸險峻的崖壁震驚了,他被三萬多中國工農紅軍在十幾萬國民黨軍的追堵中渡過這條大河的壯舉震驚了。布熱津斯基後來說:“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後東西的必要因素。”——長征是突破了國度、階級和政治界線的人類精神的豐碑。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無論持有何種意識形態,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給予人類的精神財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滅的信念。
長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徵。
一位叫B.瓜格里尼的義大利詩人這樣寫道:
黑夜沉沉,朦朧的黎明前時分,
遙望遼闊而古老的亞細亞莽原上,
一條覺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龍在躍動、躍動,
這就是那條威力與希望化身的神龍!
他們是些善良的,志氣高、理想遠大的人,
交不起租稅走投無路的農家子弟,
逃自死亡線上的學徒、鐵路工、燒瓷工,
飛出牢籠的鳥兒——丫環、童養媳,
有教養的將軍,帶槍的學者、詩人……
就這樣匯成一支浩蕩的中國鐵流,
就這樣一雙草鞋一杆土槍,踏上夢想的征程!
世界上不曾有過像中國工農紅軍這樣的軍隊: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足二十五歲,戰鬥員的年齡平均不足二十歲,十四歲至十八歲的戰士至少佔百分之四十。在長征征途上,武器簡陋的紅軍所面對的往往是裝備了飛機大炮且數十倍於己的敵人。年輕的紅軍官兵能在數天未見一粒糧食的情況下,不分晝夜地翻山越嶺,然後投入激烈而殘酷的戰鬥,其英勇頑強和不畏犧牲舉世無雙。在兩萬五千裡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
世界上不曾有過像中國工農紅軍這樣的軍隊,官兵軍裝是一樣的,頭上的紅星是一樣的,犧牲時的姿態也是一樣的。在中國工農紅軍中,無論是政治和軍事精英,還是不識字的紅軍戰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們都堅信自己是一個偉大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