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餘秋雨:在甲骨文、商代、老子、孔子之後,接下來應該討論哪一個重大文化現象?這一定會引起爭議,因為在攀越了幾座無可爭議的高峰之後,前後的大山很多,選哪一座都風光無限。但是,我們還是要為當代廣大民眾選一選。我希望聽到不同意見,然後再來討論。順便還請說一說,文化記憶對一個民族而言,是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程度又是如何?
叢治辰:我覺得文化記憶過多不好,過少也不好,均衡就好。就像某個著名的洋快餐廣告語說的,均衡的營養對於我們才是健康的。對於一個民族來講,也是均衡一點為好。在討論了甲骨文、老子、孔子之後,我想下一個值得記憶的應該是與他們的思維有一點不同的,能構成一個互補關係的思想家,我推薦公孫龍。我的理由很簡單,“缺什麼補什麼”,在整個中國文化長河中,邏輯學一直很缺乏,直到近代以來,許多大家像金嶽霖先生,都要去西方學習邏輯學。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本身就有好的邏輯學傳統,從公孫龍身上,包括從後期墨家身上,學一點邏輯學的知識,會讓我們對近代的理性、近代的科學有更好的理解。
王安安:我推薦的候選人是莊子。現在中國人對藝術的興趣越來越濃,各種畫展、各種藝術展覽都是人頭攢動。但在大量外國藝術作品進入中國的時刻,我們不禁反思,為什麼現代中國沒有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的精神?其實中國藝術的思想淵源和文化淵源是從莊子這兒來的。所以我認為莊子很值得大家研究和記憶。
餘秋雨:叢治辰的想法很有趣。但是,我們對於古代經典,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這就像不能讓我們年邁的曾祖父,去修剪花園的大草坪,儘管曾祖父年輕時務過農,而我們的草坪又一直雜草叢生,需要修剪。我們古代確實有過不錯的邏輯學,這可以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但是從實際的民眾需要而言,則應該重新打造以科學精神為基礎的現代邏輯學構架。我本人的邏輯學基礎是從歐幾里德幾何學打下的,在這方面,不必要強調民族界限。
莊子的情況不太一樣,他代表著一種後世無法取代的人生態度和藝術精神,是東方文明的標誌之一,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比公孫龍更值得記憶。
魏然:我認為韓非子也應該被記憶。在諸子百家的學說當中,真正脫穎而出,為統治者所採用並且成功實踐的是韓非子代表的法家學說。中國古代形成發達的中央集權政治跟法家密不可分。
餘秋雨:幾千年來的中國政權中,法家一直是一個核心結構。麻煩的是,它太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