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禮記》上。
“臣今日在中書省並無多餘事務,既然得空,便來東宮求見。原想著殿下今日必然要去紫宸殿見聖人和顧娘娘,當面解釋昨晚東宮的絲竹歌舞。如果殿下有為難之處,用得到臣的地方,臣願助力。”
“但今日窺見了含章殿的種種情形,比起聖人和顧娘娘那邊,殿下有更需要助力的地方。”
“哦?”姜鸞唇角翹起,起了些興致。“說說看。”
謝瀾應聲道,“四書五經,都是聖賢學說。殿下跟隨崔翰林學治經,必然能學得一身錦繡學問。然而——”
在姜鸞的注視下,他往下繼續道,
“然而,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臣不才,願為殿下講史。”
————
政事堂裡接連兩日在議盧家的處置問題。
王相始終稱病未至。
四大姓百年通婚,彼此都有幾門糾纏不清的姻親關係,王相近日秋涼受了風寒,但在家裡連續稱病六七日,也是帶了幾分避嫌的意味。
政事堂其他三人都知道王相稱病的用意,便趁王相不在的這幾日,加緊地議。
從京城盧氏男丁的處置,外放去地方上為官的盧氏族人的處置,到貪汙的賬目清點,盧氏名下田莊,私兵,家廟宗產,哪些查抄,哪些放過,大概議出了眉目,中書省一條條地草擬詔書。
聖人昨日清醒了,發話下來,今年是多事之秋,秋日登高望遠,有利於提振士氣。一年一度的重陽大宴雖說錯過了節氣,改名為秋日宴,但還是要辦,而且要熱鬧大辦。
熱鬧的秋日宴結束之前,必然是不會下詔處置盧氏的。
裴顯這日從政事堂出來的早。
剛走出來幾步,迎面看見崔秋實崔翰林,怒衝衝地在殿外長廊的欄杆處,正拉著御史中丞崔知海說話。
崔翰林和崔中丞兩個都是四大姓的清河崔氏出身,雖然是隔了幾房的遠親,但一筆寫不出兩個崔字,出了事彼此會私下裡議一議。
見裴顯出來了,崔翰林拉著御史中丞直奔過來。
“老朽有負裴中書的雅望。”崔翰林氣喋喋道,“老朽年紀大了,一把老骨頭應付不了皇太女殿下。東宮教諭這個職務,老朽做不了,老朽請辭!”
裴顯出來見了崔翰林拉長的臉,便猜到他三分來意,聽了他的請辭並不非常驚訝,鎮定地勸慰崔翰林,
“子曰:有教無類。皇太女殿下性情機敏多變,和大部分學子的脾性不同。崔翰林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