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一章 奪宮 奪嫡之爭 (第2/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td> <td>皇十子李慎</td> <td>封申王,後改紀王。懦弱無能。死於流放途中。</td> </tr> <tr> <td>楊妃</td> <td>皇十三子李福</td> <td>封趙王。平庸無奇。得善終。</td> </tr> <tr> <td>楊氏</td> <td>皇十四子李明</td> <td>封曹王。謀反被貶,被逼自殺 。</td> </tr> <tr> <td>王氏</td> <td>皇七子李惲</td> <td>封郯王,後改蔣王。被告謀反,惶懼自殺。</td> </tr> <tr> <td rowspan="2">無名宮女</td> <td>皇次子李寬</td> <td>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td> </tr> <tr> <td>皇十二子李簡</td> <td>封代王,早薨,無後。</td> </tr></tbody></table>

唐太宗共生有皇子十四名,其中僅兩人(李福、李治)得以善終,令讀史者唏噓不已。《舊唐書》感嘆:“子弟作藩,磐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

可惜這位太子實在不爭氣。太宗皇帝為他先後聘請了數位名師進行教導都無濟於事,以至於徹底失望。他自己則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兩年後孤獨地死去。[14]

依照宗法,儲君之位便輪到皇四子魏王李泰。

李泰比承乾只小一歲,而且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是父皇一直比較喜歡和看好的。事實上廢太子李承乾鋌而走險,與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氣焰囂張和步步緊逼不無關係。兵變失敗後,承乾曾對太宗作結案陳述:兒臣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麼圖謀?只不過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為儲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15]

唐太宗心裡不免咯噔一下。

朝中重臣也反對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諫議大夫褚遂良。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李治時年十六歲,雖不失為仁愛孝悌的良善青年,卻是出了名的糯米糰子,一點魄力都沒有。唐太宗就曾對長孫無忌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三十而已開始的影視攻略 開局系統啟用,我的老婆要奪帝 諜海獵影 無盡大道 豪門女傭 王朝崛起 惡魔的綵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