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佐臨先生的老師蕭伯納吧,究竟該算是愛爾蘭人,還是英國人?畢加索,是西班牙人,還是法國人?愛因斯坦呢?……在文化上,偉大,總是表現為跨疆越界。這麼一想,我再回頭細細審視會場裡的聽眾,果然發現,大家都不分國籍地成了臺上這位優雅長者的虔誠學生。誰能相信,這位長者剛從中國的“文革”災難中走出?
那就請隨意聽幾句吧——
在布萊希特之後,荒誕派把他宏大的哲理推向了一條條小巷子,好像走不通,卻走通了……
他平靜地說,臺下都在埋頭刷刷地記。
在演出方式上,請注意在戈登克雷他們的“整體戲劇”之後的“貧困戲劇”,我特別看重格洛道夫斯基。最近這幾年,最有學術含量的是戲劇人類學。中心,已從英國、波蘭移到了美國,紐約大學的理查·謝克納論述得不錯,但實驗不及歐洲……
大家記錄得有點跟不上,他發現了,笑了笑,說:有些術語和人名的拼寫,我會委託大會秘書處發給諸位
。
請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西方戲劇學,看似費解而又雜亂,卻更能與東方古典戲劇接軌,因此這裡有巨大的交融空間和創造空間。日本對傳統戲劇保護得好,但把傳統僵化了。中國也想把傳統和創新結合,但是大多是行政意願和理論意願,缺少真正的大藝術家參與其間。印度,對此還未曾自覺……
大家還是在努力記錄。
總之,在這位優雅長者口中,幾乎沒有時間障礙,也沒有空間障礙。他講得那麼現代,很多專業資訊,連二十幾歲的新一代同行學人也跟不上。
三
當年黃佐臨先生告別蕭伯納回國,踏上了炮火連天的土地。幾經輾轉,最後落腳上海。他想來想去,自己能為“國難”所做的事,還是戲劇。
那時的上海,地位非常特殊。周圍已經被日本侵略軍佔領了,但上海開埠以來逐一形成了英國、法國、美國的勢力範圍——“租界”,日本與這些國家暫時還沒有完全翻臉,因此那些地方也就一度成了“孤島”。在“孤島”中,各地從炮火血泊中逃出來的藝術家們集合在一起,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責任和創作激情。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孤島”淪陷,不少作品被禁,作者被捕,大家仍在堅持。這中間,黃佐臨,就是戲劇界的主要代表。
誰能想得到呢?就在國破家亡的巨大災難中,中國迎來了戲劇的黃金時代。這些戲,有的配合抗日,有的揭露暴虐,有的批判黑暗,有的則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